南方周末

您现在的位置: 南方周末_报纸历史 > 报纸广告 > 过去与未来系列从日本近代史开始9

过去与未来系列从日本近代史开始9

发布时间:2021-2-24 18:58:55   点击数:

过去与未来系列——从日本近代史开始(9)

上期说到,在日方全权代表松冈洋右于日内瓦的国联针对满洲事变的裁定会议上做着艰难的外交努力之时,关东军再一次失控,发动了热河事变。最终,在国内舆论以及裕仁认可军部绝不吐出所谓满蒙生命线的双重压力下,旧日本帝国的外交努力流产,主动退出国联,步入了国际孤立的状态之中。然而,不光是外部环境,旧日本帝国的内部政治生态,此时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这次剧变,也将伴随着《何应钦-梅津美治郎协定》中对日方在未来发动战争极其有利的条件的制定,成为旧日本帝国发动日中全面战争以及日美太平洋战争的导火索。

让我们把焦点转移回霞ヶ関年8月12日,光天化日之下,千代田区的三宅坂陆军省大楼里出事了。陆军省军务局长,统制派领袖人物永田铁山少将被皇道派军官相泽三郎中佐用日本刀刺杀。永田遇刺事件震惊日本政军界,裕仁天皇听闻后罕见地高调表态,要求陆军整肃军纪,彻查相关责任人,在永田的葬礼上他更是破例通过内阁府宫内省献上了花圈。裕仁当年以太子身份访问欧洲时,永田即为其会见的“青年将校”之一,深得裕仁赏识。此后永田也是官运亨通,尤其是在其升任陆军省军务局长之后,裕仁与他分别于宫中府中遥相呼应,配合默契地推进了一系列人事异动,将皇道派势力从陆军省以及参谋本部等重要部门中清洗出去。是时,课长以上职位几乎全为统制派所把持,这样就使得皇道派内部形成了一个严重的人事断层——虽然其首领荒木贞夫和真崎甚三郎仍然担任着陆军大臣和教育总监的要职,但其追随者们基本都是现地部队的小军官,陆军的实际权力被担任中层干部的统制派所架空。掌控了陆军省的实权,背后还有天皇这座大靠山,将这俩老头拉下神坛的计划也是被迅速纳入了日程。就这样,在永田的一手策划和宫中府中的共同努力之下,荒木和真崎相继被罢黜,这场派阀斗争最终以统制派的全面胜利而收场。

然而统制派的胜利仅仅是血雨腥风的开始。永田的活跃招致了皇道派的记恨,陆军内部各种匿名信满天飞,永田铁山成为了佐级军官们口诛笔伐的对象,而且皇道派同样也不缺乏“实干家。”

相泽三郎,陆军中佐,出身于东北仙台藩的武士家庭,毕业于陆军士官学院22期,时任步兵第41联队(隶属广岛第一“鲤”师团)天皇崇拜思想根深蒂固,属于典型的皇道激进基层将校革新派。年7月19日,相泽三郎曾来到陆军省,要求永田铁山辞职,结果当然是毫无悬念地遭到了羞辱。当他回到所在部队广岛第一师团之后,立即接到了被调往台湾,担任“学校配属将校(军训教官)”的命令。相泽极为愤怒,遂决定返回东京,刺杀永田。8月12日上午,曾担任过剑道教官,精通剑术的相泽腰悬军刀跨入了陆军省大楼,直奔永田军务局长办公室而去。统制派核心人物,陆军军务局长永田铁山少将,就这样死在了相泽中佐的刀下,时年51岁。关于永田铁山其人,笔者在这里想多提几句,此人作为巴登巴登三羽乌之首,日本国家总动员体制的缔造者,曾被冠以“永田之前无永田,永田之后亦无永田”的盛誉。年时永田已经官拜陆军省军务局长一职,按照惯例,其出任陆军大臣只是时间问题,甚至,未来可以出任首相,组建陆军内阁。如果按笔者上期说,满洲事变之后旧日本帝国之国运已注定会收束至万劫不复之深渊,或许此时的永田,正是那个唯一能跨越1%的世界线变动率的人,或者说,唯一一个能够拯救旧日本帝国的人。论才能,更为人所熟知的石原莞尔(也是笔者很喜欢的一个)或许不输于永田,但是相较起来,石原缺乏在日本陆军内立足的重要条件——资历。陆军士官学校16期陆军大学23期的永田学长在陆军的话语权无疑要远远超过陆军士官学校21期陆军大学30期的石原后辈。如果永田能够在卢沟桥事变时继续掌权,届时由他和石原领导的“不扩大派”,将很有可能力压东条英机和武藤章领导的“扩大派”。若真如假设,旧日本帝国则很有可能不会陷入日中全面战争,甚至不被卷入二次大战,日美之间的太平洋战争也不会在仅仅5年后的冬天到来,而中国,不仅满洲,甚至包括华北已经长三角和两广地区,都会永远保持分裂状态,直至无法重新弥合……笔者无数次与他人讨论这个假设,最终大家的分歧点,也只是落在日美会在太平洋上的哪个岛屿上进行谈判罢了,没有一人对满洲的归属问题有过疑问。若果真如此,恐怕今天的中国人,就会不禁感慨,“满州之耻犹未能雪,中华之恨何时可灭”了,笔者也不会有机会来到日本。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假设。皇道派早已磨刀霍霍,“头号国贼”的永田必定首当其冲成为“天诛”的对象。在这条现实的世界线上,永田铁山和石原莞尔,一个亡于皇道派刀下,一个则败于新一轮的派阀斗争,这就是命运的选择吧,不禁令人感慨。

刀劈永田铁山之后,相泽三郎旋即遭到逮捕。虽然天皇要求严惩凶手,但是在皇道派高级将领们的授意下,相泽的公审被安排在第一师团军事法庭。年8月,一场所谓“国体明证”的民粹主义运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皇道派计划效仿“事件审判”的成功案例,将庭审转化为煽动国民“维护天皇统帅权神圣”“铲除天皇身边国贼”的舆论战,以博取同情。就这样,俨然如舞台剧的审判正式开幕,相泽的辩护律师们迅速将公审演变为一场对冈田内阁,对海军权贵和对统制派官僚的感性控诉。果然,相泽等人的言论在国内许多地方赢得了公众的支持,甚至在宫廷这样看似不太可能的地方,也有市场。裕仁的母亲贞明皇太后如今成为了一个持坚定右翼观点的妇人,她居然也同情相泽的遭遇,这让密切关心此事的裕仁坐立难安。很快,统制派就有了动作——年底,趁陆军定期人事调整之机会,铁杆皇道派成员,第一师团师团长柳川平助被调任至台湾担任台湾驻屯军司令,而卫戍东京三十余年,号称皇道派大本营的第一师团也接到了开赴满洲的通知。这一决定无疑是火上浇油,原本就已躁动不安的激进皇道派军官们更是坚定了“手刃国贼”的想法,加快了“异动”的步伐。

年2月25日深夜,天降大雪,银装素裹的东京城内一片寂静祥和。然而此时的帝都宛如飓风之风眼,悄然之下却已是杀机四伏。关于事变,相信读者们都听说过或者有一定的了解,在这里笔者就不再赘述2月26日凌晨皇道派的行动(主要是笔者昨天看Youtube上一个视频,半瓶子醋的UP主介绍事变,荒木贞夫和东条英机都能弄混,还大谈特谈片仓衷,头山满,南次郎,恶心不已,故在此不效仿其赘述事变过程)笔者想将焦点着于事件开始至叛军瓦解的三日间,皇道与统制两派之间,是在如何相互博弈,以及裕仁天皇在事件中的参与的背后揭露出的他在帝国权力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而他在此时树立的形象,又如何映照了其之后的决策。

2月26日清晨,大雪未停,比起凛冽的寒气,眼前的光景则更令人胆寒。街头上满是头绑“尊皇讨奸”白布条的陆军军人,荷枪实弹,刺刀在雪地的映照下闪着寒光。就在这天凌晨,“尊皇讨奸”“天诛国贼”的“昭和维新”政变已经拉开序幕,政变者刺杀的对象包括,首相冈田启介绍,大藏大臣高桥是清,内大臣斋藤实,侍从长铃木贯太郎,陆军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西园寺公望和牧野申显七位“天皇身边的奸臣。”政变部队还占领了陆相官邸,警视厅和东京五大报纸的报社,并在天亮后要求各报刊登他们的《决起趣意书(讨贼檄文)》。

早上5点40分,即政变发生40分钟后,当天值夜班的侍从迅速叫醒了尚在睡梦中的裕仁天皇,简要地汇报了局势突变的情况。据说天皇得知消息后的第一句话竟然是“终于还是干起来了。”这句野史中记载的终于二字(結局)着实引发了无数暇想。战后解密的诸多资料,都引向一个可能性,统制派早已对即将来临的政变心知肚明。当针对相泽的公审,尤其是第一师团的调令下达后,陆军内部关于皇道派即将发动政变的传闻早就满天飞,已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统制派不聋不瞎,上至荒木贞夫下至真崎甚三郎等皇道派核心要员,下至基层活跃分子均加以严密监视。然而,“活跃分子”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些,他们不但白纸黑字拟下了要“天诛”的国贼名单,还和被密切监视的真崎甚三郎等人频繁接触。其所谓的“密谋”不过就是利用空闲时间纠集些同事找个小角落开开小会,没有暗语和密码这些秘密活动中常见的反侦查手段,甚至几位主谋军官还嚣张地在电话里大谈政变事宜,殊不知他们的电话早已被监听并录音。之前在第4-6期中介绍过,陆军内部曾密谋过的数起叛乱均在付诸行动前被挫败。而这一次,一群毫无反侦察能力的愤青,在一群谍报专家的眼皮底下,居然能够成功行动,不禁让人起疑。已搜集到了政变相关情报且对一切了如指掌的统制派,是否是出于某种目的,坐看政变的发生?正如第6期笔者所言,皇道和统制两派在建立军部内阁对外扩张的总体目标方面是趋于一致的,只不过在具体的策略选择上存在着矛盾和意见分歧。而皇道派分子刺杀的对象,是海军出身的权贵重臣(斋藤实,冈田启介和铃木贯太郎)到内阁中担任要职的民选政客(高桥是清),统制派也对其无不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至于那个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老头一个,死不足惜,待到腥风血雨落幕,我们统制派自己再高举王旗反过来讨伐这帮“逆贼”,顺便把皇道派一网打尽,斩尽杀绝,岂不美哉?

然而之后的事变的真实走向却大大地超出了统制派的预计,而也正是在这意料之外的博弈中,我们才能窥见藏在帝国体制下的若干端倪。下一期,二·二六之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0learn.net/bzgg/14914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