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喜乐君先先问你几个问题:
一、如果你是媒体人,如果你是报人,你所在的报纸,除了每期你的文章,近一年来,你们的报纸你完整地看过几期?
二、除了你自己所在的报纸,你多久没看过其他的报纸了?多久没买报纸了?
一度洛阳纸贵的南方周末你还在继续看吗?
当然即使你是一个盲目的爱国主义者,参考消息与环球时报你多久没买了?
或者你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球迷,你还是否还记得每周四必出的《体坛周刊》?
又或者你是一个时尚的爱好者,瑞丽、男人装甚至精品购物指南你还记得这些吗?
报纸到底还有谁再买?好,言归正传。
最近有好事者调侃:到底还有谁在买报纸,抱着报纸看的,还有哪些群体?结论是这样的:文艺青年认为现在还在买报纸看的可能是因为情怀。
当然更多的人认为:目前买报纸的群体仅剩下一个,那就是老年人。
似乎有那么一丁点道理。
有文章甚至还有人认为,“报纸是一种文化,企业家不舍得看这种文化消失,就做善事,又不缺这俩钱,就投投看呗,总归是会有点效果的。如果没人投报纸,会觉得传播过程中少了点什么……”额,我猜,这应该是个有一颗慈善心的处女座企业家吧?把所有媒介都投一遍?自己看着爽?
可是,这怎么都听起来不像是一个有点思想的企业去做这件事的理由。
调侃归调侃,但传统媒体灭亡论似乎早已成为共识。
中国青年报说:唱衰传统媒体特别是奚落纸媒俨然已成时尚,一些传统媒体从业者辞职时会满腹情怀地踹前东家一脚,新媒体从业者会一边扒着纸媒新闻一边喊“纸媒快完”,新闻学教授不无忧虑地让学生转向新媒体,自媒体大咖们叫嚣“内容为王是个屁”——新近一两家纸媒的停刊更被当成论据。其实,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当下的危机是媒体普遍的危机,无论是对于新媒体还是旧媒体,抑或自媒体。
不管唱衰者,还是支持者。各说各家。但市场经济,报纸也得吃饭,这是硬道理。
看一组数据:年传统媒体广告市场下降幅度最终定格在7.2%。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和央视市场研究(CTR)媒介智讯最新发布的《年1~12月中国报纸广告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传统媒体广告市场陷入了全面下降的局面。
《报告》数据显示,年电视广告下降4.6%,广告资源量(广告时长)下降10.7%;广播广告下降0.4%,资源量下降13.3%;户外广告下降0.2%,资源量(广告面积)也下降了7.8%。下降趋势依然严峻的平面媒体中,杂志广告下降19.8%,资源量下降27.3%,报纸广告降幅在传统媒体中最大达35.4%,资源量(广告占版面积)降幅达到37.9%。
报纸广告的下降始于年,当年下降了7.3%,到年降速加快达到两位数,下降了18.3%,而年则大降35.4%,呈现出“断崖式”跳水趋势。“4年连续下降,降幅越来越大,与年相比累计降幅达55%,报纸广告已经被腰斩。”《报告》指出。
报纸广告投放“拦腰斩”已经成为事实。不过,年5月30日,大家突然发现,京华时报上有人买了全版搞了一个猜字谜游戏。
当然这是个广告。有文章说:以前看着方太是个规规矩矩的品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不正经”起来,不知道跟谁学的撩妹绝招,撩的消费者措手不及。一会儿“甜蜜禁烟令”,一会儿出了个“方太牌洗发水”,一会儿“机智的给女朋友送礼物”,一会儿又“80后新晋爸爸假扮圣诞老人”,一会儿又找夏洛黑了自己一把。现在又开始玩报纸广告了。
文章说了:其实不止方太,很多品牌都喜欢玩一些不走寻常路的报纸广告。
文章列举:比如“张太和小三”的故事,比如“苍白体”,比如“逗比是第二生产力”等等。
这些品牌承包几个版面的报纸广告,难道就是因为上面那几个原因吗?听起来好没说服力啊,让广告girl来分析下,为什么他们要投放报纸广告。
这个,喜乐君并不知道。但他们的解释是:目前很多报纸已经有了成熟的电子版报纸形式,甚至还有些已经出现了App形式。报纸广告,已经不局限在“纸”上。当然这个理由,小编我是不完全认同。因为,电子版有毛用,既然看中了网络资源,还需要在你电子版上做?
不过有一个理由喜乐君还是很认可滴:一则有创意的报纸广告,已经打破了单一的纸媒传播壁垒,开始在社交网络刷屏,能带动的传播和转化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简单、有趣与互动,是传统媒体目前广告的方向。换句话说,报纸广告费确实便宜,你要相信我。
报纸早已低下高贵的头,向市场乞食。
最重要的,在互联网与市场的威逼利诱下,广告部门也在转型,当然广告形式也在变。
特别是都市报,价格低廉又创意无限的报纸开始不断出现。新媒体开始大量吸引传统媒体人进入,内容越做越精致。品牌栏目越来越多如腾讯的“探针”、网易的“路标”、搜狐的“新闻当事人”。
这是因为,内容是新媒体的弱点,但广告一直是传统媒体的痛点。
互联网+报纸广告,就应该这么玩。
你n年没买过报纸广告了,但完全不妨碍你知道并且传播这样的报纸广告啊!
白癜风的临床表现在哪儿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