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晔
周末朋友圈被《南方周末“中国公益品牌榜”“熟面孔”不少,“黑马”不多》(可点击原文直接查看今天推送的第二条)一文刷屏。根据已发布的内容来看,这完全是一份不懂公益也不懂品牌的的机构做出来的榜单,实在不能相信这竟然出自以专业著称的媒体《南方周末》。
随手摘几个我认为不妥之处:
新媒体影响力=品牌影响力?
这个榜单名为品牌榜,通篇看到都是数字平台的传播数据分析,且不论引入的数据源是否可信,单凭把品牌影响力当数字媒体传播力这件事就极为不专业。虽然对于品牌的定义很多,但是可以达成共识的是品牌是一种认知。数字化平台只是渠道之一,并不能反映品牌的价值。口口相传或是电视广告,都是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渠道。很多商业品牌存在的历史远远超过了数字化平台发展本身,难道他们的品牌之前都是没有价值的?
基金会的影响力=公益行业影响力?
全文提供了两张榜单,一张为中国公益基金会品牌榜,一张为公益项目品牌榜,但是报道全文都在讲公益行业的品牌问题。基金会只是公益行业的一部分,还有大量的民非、社团、志愿者组织,甚至是社会企业,难道这些在《南方周末》眼里都不算公益组织?
公益项目=公益机构?
在公益项目的榜单中,我们既看到了免费午餐、爱心包裹、也看到了WABC无障碍艺途。WABC无障碍艺途,那时一个机构怎么又成了一个项目了。儿童救助中心这明显是一个组织。这个标准实在看不懂制作方如何界定公益项目的依据是什么;何况这些项目的目标受众不同,放在一起比较是否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