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说到死海,每个人心中大概都会浮现出“躺在死海上看报纸”的神奇画面。
这个世界上海拔最低、含盐量是海洋十倍的内陆湖,因其独特的自然体验,让无数游客心向往之。我也没能例外。
然而,最近中东生态和平组织的数据表明,现在死海水位下降的速度惊人:每年水量赤字8亿立方米,水位每年平均下降约1.2米,水面缩减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
在-80年代,死海水位每年下降约0.7米,过去40年间,累计下降大约30米。
一个极端猜测是:死海很可能在年干涸。
神奇的不只是浮力
躺着还有健康疗效
作为地球上气压最高的地方,死海稠密的空气比海平面多出了10%氧气。虽说死海周围没什么植物和绿化、干旱荒凉,但却毫无疑问是另一种形式的“天然氧吧”。
同时,低海拔和高密度空气还可以过滤掉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因此在这里可以放心地长时间晒太阳而不必担心被晒伤。
此外,死海的溴含量是普通海水的20倍,镁含量比普通海水多出15倍,碘含量比海水高10倍。溴是很多镇静剂的构成元素,具有舒缓神经的功效,镁能舒缓肌肤过敏症状和清理支气管,而碘对腺功能有明显疗效。
既能放心大胆地享受日光浴,还能顺便放松身心、舒缓神经,简直就是“躺着做一次免费水疗”,难怪死海会成为很多以色列人周末的度假之地。
干涸不仅是天灾
也是人祸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集神奇的自然体验和健康疗效于一身的内陆湖,如今却面临严重的危机。其中缘由,虽然有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但人类在其中也难辞其咎。
出于对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唯一流入死海的约旦河被人为建起的大坝截流。
原本每年约旦河可以向死海提供13亿立方米的水量,如今却缩减到只有万到1亿立方米。再加上降雨量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蒸发量上升,入不敷出,死海无可避免地一步步走向“死亡”。
为了阻止这片神奇的湖泊走向消亡,年,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签署了一份《红海-死海管道协议》,旨在将红海的海水通过公里的输水管道引入死海,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死海的水量。
虽然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历史性协议,但也有环保人士担心,把红海海水大量引入死海,可能会在死海形成石膏晶体和造成红藻类繁殖,从而彻底破坏脆弱的生态系统,死海也可能从蓝色变成红色。
环保组织中东地球之友的以色列地区负责人吉顿·布朗伯格进一步指出这个协议只是“面子工程”:“就算计划中2亿立方米的水在年可以全部注入死海,水量也是不够的。”
根据死海每年水量赤子8亿立方米的数据来看,这个工程也只是减缓了死海干涸的速度,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在可预见的将来,如果没有其他更好的应对方案,死海可能会面临各种并不美好的下场,并且最终无法逃离干涸的命运。
人类要如何在建设、发展和环保上取得平衡,如何保存住大自然神奇的馈赠,始终是一个重大而迫切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如何在最大程度保证死海生态环境健康的情况下引流可以研究,如何获得淡水资源可以商榷,如何平衡各国利益也可以商谈,但死海只有一个。如果它最终沦为人类短期发展和利益角逐的牺牲品,无法不让人感到惋惜。
或许有一天,死海终将变成历史、变成只能在书本上读到、却不能亲身体验的“传奇”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