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梧村村报面世,到年最后一个堤田村村报创刊,全镇18条村实现村报全覆盖。”南庄镇委副书记韩士超介绍。今天上午,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召开村报研讨会暨《紫南报》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全镇18个行政村的村报负责人齐聚紫南村,探讨如何办好村报以及村报的新媒体转型。
一份村报办十年
在禅城多个村居不多见
韩士超介绍了南庄镇村报发展的整体情况:“从年梧村办了第一份村报之后,南庄镇各村陆陆续续办起来村报。年我们在镇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各村都要做好村报的编辑出版,把村报这个阵地建设好,利用好,并由镇宣教办负责统筹和指导村报编辑工作。在此期间,镇宣教办也通过开办讲座,对编辑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指导各村出版村报,提高办报质量。到年,我们最后一个村堤田村村报诞生,标志着全镇18个村全部办起了村报。”
而今日举行十周年座谈的《紫南报》,创刊于年5月,到本月已经出刊81期,可以说是陪伴和见证了紫南村从“落后村”到现在的“明星村”的蝶变。
紫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柱升介绍:十年来,《紫南报》忠实地记录了紫南前进的足迹,基本做到了紫南的大事要事在《紫南报》上都可以找到记录。“我们利用《紫南报》及时传递紫南村党委村委会和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公开党务村务,使决策更加民主、党务村务更加公开透明,起到了消除疑虑、统一思想和行动的作用。我们利用《紫南报》讲好紫南故事,宣传紫南的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曝光和批评一些不良倾向,通过领导发声、报纸评论予以引导,使之起到了宣传典型、引导舆论的导向作用。我们利用《紫南报》宣传了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村规民约,引导和规范村民的行为,使之成为政策和法律的宣传阵地,成为村民的“政策法律顾问”。我们利用《紫南报》介绍一些和村民群众生活相关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包括一些防病治病、食品卫生、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使之成为村民的良师益友。如果说我们十年办报有什么经验的话,我觉得立足群众、依靠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是我们办报的基本理念。”潘柱升说。
韩士超认为,《紫南报》对紫南村的发展有相当大推动作用:“首先是统一思想的阵地,年紫南村是落后村,年潘书记(指潘柱升)办了《紫南之窗》。当时北京哪里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白癜风权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