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新加坡11月8日-海上存储的燃料仍在,中国周二公布的油市数据疲弱,均显示两年来困扰油市的供应过剩局面仍未结束。但过剩程度较上年有所减轻,当时油价接近逾10年来最低水准。
两年多以来,全球石油生产一直高于消费水平,拖累油价在今年稍早跌逾70%,未卖出去的原油或成品油滞留在储油罐内。
多数分析师曾预期,原油供需会在年底前恢复平衡,而且10月有初步迹象显示亚洲油市供应趋紧。亚洲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地区。
但在那过后的一个月,亚洲油市仍然供应过剩。陆上设施已经装满,只能包租油轮存放原油和成品油。
“仍然存在大量过剩石油...新加坡内部及周边还有海上储油,韩国储油罐已满,”新加坡原油贸易商StrongPetroleum负责原油业务的常务董事OysteinBerentsen表示。
海上储油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远期价格曲线呈现正价差(远期升水)。
由于近月合约价格下滑16%至每桶约46美元,现在即期价格已较年11月期约低了逾5美元,显示油市仍有太多供应尚待消化。
**中国仍然欠佳**
中国进口量下滑是亚洲油市仍供应过剩的又一指标。
中国海关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石油进口量从9月的纪录高位下滑12.9%至每日万桶,为1月以来最低。
尽管中国国内石油产量大幅减少,但进口量仍下降,暗示需求低迷。
与此同时,中国柴油和汽油出口较上年同期跳增24%至91.9万桶/日,因为炼厂难以在国内市场消化所有产品。
中国数据说明,全球燃料供需距离达到平衡状态仍有一段路要走。这让市场参与者感到意外。
“考虑到中国国内石油产量已减少约10%,这些数据令人有些意外,”StrongPetroleum的Berentsen指出。
尽管如此,供应过剩的程度并不像今年稍早时那么严重。
“中国石油进口...在10月小幅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澳新银行在数据公布后发表的报告中称。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10月进口较上年同期增长9.3%。
海上储油供应亦见放缓。
由汤森路透供应链与大宗商品研究所汇编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当周,全球用作海上储油的超级油轮的储油量为5,万桶。
去年6月该数据达到1.05亿桶的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