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您现在的位置: 南方周末_报纸历史 > 报纸历史 > 被去势的司马迁遭受了什么一篇报任安

被去势的司马迁遭受了什么一篇报任安

发布时间:2023-4-12 11:29:20   点击数: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司马迁的一篇《报任安书》千古绝唱,这句名句也是千古流芳,它曾经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家国大义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好友任安的回信,这篇精彩文不仅阐述自己不能“推贤进士”的原因,而且还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地抒发了自己的愤懑和遭遇宫刑的悲凉!遭受不测以及受刑后的痛苦从来不为人所知,在这篇散文中却如滔滔之江水,一泻千里。

01:任安锒铛入狱,求助司马迁。

任安本是一介草民,经过自强不息的努力,加之偶然机遇进入大将卫青的府邸当了门客,但出身贫贱不受卫青赏识。皇帝下旨让卫青推举郎官,卫青让少府赵禹帮着选拔,于是,赵禹就代劳了:

《史记》记载:于是,赵禹召卫将军舍人百余人,以次问之,得田仁、任安,曰:独此两人可耳,余无可用者。

就这样任安和田仁进入朝堂,并得到嘉赏,任安被任为北军护军使者,之后的任安一路开启晋升模式,做到刺史的职位

任安是在太子刘据的“巫蛊事件”中受到牵连的。

受牵连的过程也很奇怪。先是公孙贺之子被告发以巫蛊诅咒汉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汉武帝则大怒,大批人下狱,连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亦坐。

而后是江充受命查案,手段用尽,酷刑无数,大臣们互相攀咬。江充因与太子刘盈有隙,于是安排定计,陷害太子。

太子恐惧,起兵诛杀江充,后遭武帝镇压兵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

可见汉武帝是对太子的行为很恼火的。当时帮太子的人,几乎都受到株连。

但任安在当时可算是太子的对立面。太子起兵时,田仁把守城门,放太子出城。太子下诏让任安跟随起兵,任安接诏后却按兵不动。并且拒太子入城作乱。

按照汉武帝这个处置思路,任安算是有功之人。

但太子死后,汉武帝变心了。壶关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书讼太子冤。汉武帝一听,有道理。于是突然翻脸,太子变成有功的,当时反对和抗拒太子造反的反倒成了罪人。江充是活该,夷三族没得说。但反过来株连当时太子的对立面,就过分了,当时牵连者达数十万人,史称巫蛊之祸。任安就在其中。

这不是玩么?

帝王心思,可真是善变啊!

但汉武帝理由看似很堂皇——

武帝曰:是老吏也,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

汉武帝震怒:这是老油子啊,隔岸观火,有二心。

任安下了大牢!

而且很是莫名其妙,估计这些人到死都没想清楚,汉武帝的心思怎么就变了呢?自己明明是站在皇帝这一边的呀?

入狱后的任安也想不通,他觉得汉武帝也许会“回心转意”。于是写信给司马迁,以“推贤进士”为由,让司马迁帮忙说话。

只是,他不知道司马迁当时比他还惨。而且都受罪于汉武帝莫名其妙的“脾气”。但司马迁还是认真回信了,这就是有名的《报任安书》。

02:司马迁,同样被莫名其妙的心思坑了,一句话葬就了一生

汉武帝在位时,时常和匈奴有战事,卫青和霍去病经常去围剿匈奴。李广的孙子李凌和司马迁同朝为官,司马迁因为从父亲那里继承的太史令,不是自己凭本事挣来的功名,所以自己就发奋努力工作,以报皇恩。

司马迁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交往什么朋友,他和李凌也就是一般的同事关系,“未尝衔酒杯接殷勤之欢”。连一顿饭的交情都没有,一文一武本来就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

司马迁观察李凌是个不错的国之栋梁,又是将门之后;李凌在攻打匈奴时,带领精兵深入敌人腹地,被单于包了饺子,弹尽粮绝,“转斗千里,失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李凌被单于擒获。

消息传到朝中,皇帝暴怒,大臣们纷纷落井下石,说李凌的坏话,司马迁这时忘记了自己是个“卑贱”之人,想尽愚忠,前面说过,司马在写《报任安书》时,已经出狱,往回看他知道自己是尽愚忠(不客气地说就是好心没好报)可当时在朝堂上进言时,是抱着一颗爱国之心——至少是爱汉武帝的,因为他觉得“主上惨凄怛悼”,伤心过甚,于是想安慰汉武帝。

何况,李陵是名将忠臣,值得司马迁为他说话。于是他说——

以为李凌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

这就是一句安慰话,让汉武帝不必为这事儿伤心,因为李陵是当时环境所逼,不得已而投降,迟早会回来的。

但汉武帝大怒之下,一番好意,全当成驴肝肺,弥天大祸,从天而降。

因为汉武帝心思多,心思也怪,他觉得司马迁说李陵并非真心反叛,有辱国体,言外之意那就是说自己任用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有意坑害李陵。那就是间接地“污蔑”自己。

帝王岂容臣下“污蔑”?

司马迁好心办了坏事,和任安一样都是“城墙失火殃及池鱼”的无辜者。

说到底,司马迁和任安都为汉武帝奇怪而捉摸不定的心思付出了代价。千古一帝宰割天下的任性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司马迁大概深有体会,因为在《报任安书》三番五次地陈述不能再说话之理由。心中一定经过了很大的煎熬的。

有对不起朋友之托的愧疚,也有为臣子而不能直言国事的无奈,更有身残而志有所不能死的凄凉。

这番煎熬,恐怕汉武帝再活一辈子都未必能懂。

03:司马迁遭受宫刑,身心受创,支撑他苟活于世的是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担当!

司马迁入狱,他叙述到: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斿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

人情冷暖,遇事自知。司马迁因为诬蔑皇上,司马迁的罪名就是“诬上”,家里一直都是管天官事物的,没有实权,家里特别贫穷,不能把自己卖出来。亲戚朋友以及自己的随从都不能办这件事。所有人都爱莫能助,自己又不能自救,所以只能听之任之了。

司马家从祖上就是写历史的,这一点在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记载: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犂以司地。

司马家以前不姓司马,在周朝时因为掌管兵权做了大司马,才改姓司马的。兜兜转转,朝代更替,司马家的一个分支又做了写历史的官,传到了司马迁这里。所以后来司马迁说得“有辱祖先”就是这个意思。司马迁的父亲在临死时的遗言就是让他完成写史的任务。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

可见,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有多大,扬名后世,以显父母!这就是你最大的孝!所以这是司马宁可忍受宫刑,也要苟活于世的信念。

汉朝的刑法有判处死刑的可以有两种办法免死,一是拿钱买命,二是受宫刑。汉时大将李广、张骞都曾经用钱自赎,自赎的钱应该数目不会小,我们现在的法律也有这方面的宽大政策,律法通古今,好的一面被延续下来。

我们言归正传,司马迁前面说了自己家穷,亲戚朋友都帮不上忙,如果要活命,只能接受宫刑!这是没有钱的悲哀,也是当时清官的悲哀。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司马迁认为自己死了对别人没有什么影响,就像“九牛亡一毛,与蝼螘何异?”他之所以遭受奇耻大辱还坚持活下来,一是为了完成先人的遗愿,二是人死要死得其所,死的有价值。于是他畅抒胸意: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要选择重于泰山,流芳后世,他真的做到了。

司马迁在狱中受到的磨难是令人发指的: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菙楚受辱;其次鬀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这些刑法司马迁都尝了一个遍,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最后遭受宫刑,失去了作男人的资本。

王侯将相在帝王权利面前,都被整得惨不忍睹,何况一个小小的太史公。但,司马迁有使命在身,只能忍辱负重,忍辱苟活!

司马迁遭遇如此变故,他怎么还能够完成任安的托付呢?

可见,司马迁所遭受的苦难是从身到心全方面的,一个人肠子一日绞九次,冷汗不断湿透衣服,精神经常恍惚,其苦痛可想而知。而他还要坚持下来,因为他承载着希望,那就是《史记》。

读《报任安书》,读者心里都会充满愤懑,郁闷;司马迁的遭遇从来都没有给外人说过,在文中却文字激昂,如黄河之水决堤,喷泄千里;如万马奔腾,波澜壮阔;司马迁的冤、怨、仇、恨全都吐出来,厚积而薄发!

司马迁认为受宫刑是最大的耻辱,而他每每想到这些耻辱时,肠子就像被刀绞一样痛苦,冷汗没有不从脊背上冒出来而沾湿衣襟的。受这样的奇耻大辱,忍受这样的非常人忍受的痛苦,都是为了做“千古流芳”的大事。

司马迁做到了,就和西伯王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书《离骚》……一样,他遭受了苦难而著《史记》。

司马迁最终做到了明耀华夏,在他之后,史书皆宗其脉络,千古之人仰慕,而汉武帝呢?也不过就那样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0learn.net/bzls/15307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