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您现在的位置: 南方周末_报纸历史 > 报纸历史 > 报任安书司马迁的无奈与坚守张林朝爱

报任安书司马迁的无奈与坚守张林朝爱

发布时间:2023-4-23 12:20:57   点击数:
儿童白癜风怎样治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642120.html

《报任安书》:司马迁的无奈与坚守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一封回信。这个名称是后人附加的。其内容的版本流传下来的很多,个人认为,目前最为规范可信的当属《汉书》卷六十二(中华书局一九六0年七月版第二七二五页)司马迁传里的记载了。

任安是在狱中给司马迁写的信。这封信的内容不可考。但从司马迁的回信中可知,他是叫司马迁利用他能接近皇帝的便利条件向皇帝“推贤进士”。一个深陷囹圄的人,竟有如此气节,单就这一点来说,任安表现出了对大汉王朝的忠诚。但从司马迁的回信中,还可以看出,任安是对司马迁不满的,因为司马迁说“若望仆不相师用”(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意思是司马迁没有采纳任安的建议。

而实际情况是个什么样子的呢?这还要从任安当时所面临的处境说起。

任安早年是大将军卫青的门下。在汉庭著名的“巫蛊之祸”发生时,任安当时是护北军使者,握有兵权。当戾太子刘据派人持节要求他发兵救助时,任安接受了符节,但他却没发兵,而且还紧闭城门,没有接应太子刘据并加以保护。这个事件被平息之后,汉武帝封赏了追捕太子的人,而把跟随太子及为太子助战的人都治罪了。然而,很快局势翻转,尽管没有直接真实的史料证明汉武帝承认了太子刘据的无辜和冤屈,但汉武帝是在用实际行动表现着。他把先前的处理倒了过来,就是把之前与太子做对的全部治罪。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汉武帝也怪罪任安了,他认为当时任安没有帮太子,是因为任安想坐持两端。于是就将任安下狱。或许任安就是汉武帝内心对太子无辜的祭奠。

由此,不难推测,任安叫司马迁“推贤进士”,无非就是叫司马迁替他向皇帝求情,放他一马。这一点,只可意会,无处寻觅,这封回信中不露丝毫端倪。回信中多次表达了司马迁本人因宫刑受辱而“动而见尤”(稍有行动就会被指责)、“欲益反损”(想把事情办好却导致更加不好的结果)、“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反而让人耻笑而使自己受辱罢了)等等的无奈。这也是司马迁的高明之处。一方面褒誉了任安身陷囹圄不忘为国的忧国情怀;另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无能为力的自责。其实,司马迁当时的处境令他不便再在皇帝面前进言,而更重点的一点是,他太了解汉武帝了,他绝不可能放过任安。因此,司马迁最后说“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现在我已经身体残废成为打扫污秽的奴仆,处在地位卑贱的人的行列,还想昂首扬眉,评论是非,这不也是轻视朝廷、使当世的君子们感到羞耻吗?)司马迁说出了他内心的无奈。

因此,这封回信也就有了双重含义,一方面,司马迁充分表达了他不能“推贤进士”的理由,另一方面,借此说明自己所遭受的耻辱,充分抒发了自己的愤懑之情,以及自己为此要实现的志向。

整体上说,其内容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向任安解释了自己不能按他的要求去做的原因;二是他为什么要替李陵辩护;三是为什么会因此而下狱;四是为什么甘愿受辱(其实也是无奈受辱,因为他无助);五是他为什么要在奇耻大辱中苟活。

司马迁的入仕,并没有像当时的正统的由乡曲举荐,而是皇帝看在其父亲司马谈的面子上,让他在朝中当差。而他所从事的工作,并不像外人所重看的那么光鲜,而是皇帝平常戏弄的对象,如倡优般的低下。如若犯法受诛,就像九头牛身上的毛失去一根,像地上的蝼蛄和蚂蚁死去一样。

即便是职位低下,但司马迁还是志向远大,他为了能干出成就,谢绝了与亲戚朋友的交往,甚至“忘家室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希望能干出成就,得到皇帝的赏识。

然而,事与原违。他和李陵其实也只是一般的同事关系,两人连酒都没喝过。可为什么司马迁要替李陵辩护呢?司马迁的想法其实也很善良很朴素。一是他尽管平日里没怎么与李陵接触,但也了解李陵是个孝顺父亲、有节操、懂得礼义、没有私心的正人君子。他勇敢无比,仅带区区五千人,竟打到胡地中心,单于的王庭。他的兵败投降,在司马迁看来也仅仅是无奈之举,以李陵的为人,他还会找机会报效汉朝的。二是李陵失败后,皇帝“惨悽怛悼”,悲痛不已。可是之前那帮在李陵大胜时“举觞上寿”的大臣们却没一个出头想办法为皇帝解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迁为李陵辩护,他的目的很纯粹,就是为李陵说说情,让皇帝想开一点。不成想他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照他自己的说法,他之所以有罪,完全是他自己没把话说清楚说明白造成的。在有罪的问题上,他只字未报怨皇帝,只提了几个字“以为仆沮贰师”(以为我是在攻击贰师将军)。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其实有深刻的内涵。而且也不仅仅是这简单的几个字所表现的那样。因为贰师将军李广利是李夫人的哥哥,是皇帝的外戚。而且,当时的公卿王侯一面倒地落井下石,一是为皇帝找台阶下,二是为李广利没能及时营救李陵开脱。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当于司马迁一人站到了众人的对立面了。更为重要的是,司马迁为李陵的辩护仅仅是一种推测,有谁会保证李陵今后不会变节?或许这也是司马迁之所以认为自己获罪是因为自己“未能尽明”,自己没有把话说清楚明白;“明主不深晓”,皇帝没有理解他的最终心意。

司马迁对自己的遭遇总是轻描淡写的:“卒从吏议”。皇帝最后是了遵从大理寺审理的意见而定司马迁有罪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按照当时的刑法规定,司马迁是有机会自赎的。然而,他“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家里贫穷得根本拿不出可以救赎自己的钱财。而且“交流莫救”,亲朋好友都不伸手相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朝廷里竟没有一个为他说一句话的人。这是何等的心寒啊!除了制度的残酷,难道没有世态的炎凉与冷漠吗?

面对如此大的耻辱,司马迁之所以没有杀身成仁,是因为他地位低下,而且他自己的罪也是罪有应得,就是死也并不能显示出他有什么气节。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恨私心有所不尽”,他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还没完成。由此,他对人生的认识也提高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就是他找到的生命再生的突破口。接着司马迁一下子列举了四个不辱、五个受辱,以至“最下腐刑,极矣。”看得令人痛心不已。接着,司马迁引述了西伯被拘羑里;李斯受尽了五刑;韩信被戴上刑具;周勃被办请室;季布卖身当奴;灌夫居室受辱等等,这些人的声名远远高过他司马迁,可是他们并没因受刑而选择自杀。说明自杀与气节并无多大关系。

另一方面,不自杀,也并不是说自己是“贪生恶死”,他自己是“早失二亲,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无牵又无挂的。“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这才是他给任安回信的核心思想。也是他要以此为自己洗清屈辱的唯一目的。

作为一个专业修史的人,司马迁若不能从历史中汲取到些许的经验或教训,那就太不是司马迁,也太对不起那些古代的圣贤了。“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那些受难后名垂千古的人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这些都是他学习和效法的榜样。于是,司马迁就“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试想:假若司马迁当时因受辱而取义自杀,那么,他必如一粒尘埃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他忍辱而作《史记》,非但为自己洗白了耻辱,更因他特殊的遭遇而使他及他的《史记》名垂青史。为我们留下了“史家之绝唱”的宝贵财富。

述说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最后,司马迁又回到他回这封信的主题上。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在这个社会上,背负着侮辱罪名的人是不易立身安命的,更何况地位低下的人又常常被人诋毁。这是多么令人心寒啊。而且自己又“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这也真如司马迁所感受到的“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因此,他说“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读到这里的人,难道没有背凉的感觉吗?故此,司马迁只能无奈地改变了自己“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司马迁自己知道,他的浮沉于世俗,俯仰于时事,不正是向现实低头认输吗?而“狂惑”也不过是无为的挣扎罢了。

在这样的心境下,任安教司马迁“推贤进士”,明显是与司马迁的想法相背离。而且,即使是司马迁想冠冕堂皇地为国家着想,为大汉王朝“推贤进士”,像司马迁这样受过极刑的人,非但没有任何益处,反而会被人耻笑为不知天高地厚,自取侮辱罢了。

所以,司马迁只能无奈地婉拒任安的请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0learn.net/bzls/15318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