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进步,把过去两个世纪里输掉的繁荣和尊严赢回来。
但中国男人的进化,显然要慢得多。
劣评如潮,来自公共舆论和私语,也来自中国女人和中国男人内部。
三年来,《新周刊》以“男人没了?”、“如何装一个男人?”、“丑陋的中国男人”三期封面专题,构成“男人没了”三部曲,对中国男人进行全方位的持续的社会学观察。
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的批判,多半在中国男人身上体现。今日公众热议的中国男人之丑,落点不该在外表——价值观丑,才是真的丑;中国男人丑在不自知,陋在不知耻。
在当代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领域,不少中国男人体现的国民气象是丑陋的,徒有现代生活方式之表,内心非常封建,观念无法现代。有一位自省的网民在微博留言:“作为一个中国大陆的男人,经过了三十年,我才发觉自己其实是个缺乏教养的野蛮人。正补课中。”
孔孟眼里的中国男人,可望不可即的是圣人,可望又可即的是君子,不入流的是小人。今日,中国男人应是谦谦君子,以思想和价值观为肌肉,以情怀和品格为魅力,成为与大国匹配的大国民。
丑陋的中国男人如何变得有魅力?无他,唯践行中国商代阿汤哥(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那行字: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专题丑陋的中国男人
中国男人是怎样变丑的?
不是一个人丑,是一群人丑
商界丑男批判:他们是一群实用主义者
学界丑男批判:白天是教授,晚上是叫兽
娱乐圈丑男批判:昨天是暖男,今天是渣男
境外中国丑男批判:出门就是另一种男人
为什么美女不爱嫁美男?
你越挑剔,你的男人越美丽
那些史上最丑的极品男
人人都在消费丑男
中外美男考
我们的丑陋,来自于我们不知道我们丑陋
给中国男人看相
解剖中国男人
城市在中国造大建筑,在西班牙修老房子
王志纲:陪着首富玩城市
财经快播是怎样变成流氓的?
航空管制下的航班管家
文化漫威中国招聘记
土豆映像节异次元现象解析
艺术他们把中国男人画成这样
张晓刚纠结记忆30年
历史两千年历史中的“你懂的”
人物韩寒:违反一切电影规律有前提
生活回到身体:可穿戴装备下一站
汽车项测评下的Beepi二手车
图片故事埃博拉之战
世界观李劼:最愚昧的往往是读书人
专栏马家辉烽火里的眼睛
张鸣郭神仙之死
赵楚武夫的秘密职业
二毛诗意的海蜇
蒋方舟不必言论的自由
唐辛子伊藤博文家的英文女教师
张发财黄豆和贞节牌坊
插图师漫画本期现已上市
回复“订阅”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购买方式
关于我们微博:
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