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您现在的位置: 南方周末_报纸历史 > 报纸历史 > 校园媒体18岁的大一学生,如何写出具备社

校园媒体18岁的大一学生,如何写出具备社

发布时间:2018-8-21 19:21:07   点击数:

案例

校园媒体|记者手记|特稿

上个月,汶川地震10周年的时候,我的朋友圈被一篇题为《记者们的震后十年

那些坚持的、离开的和不能忘却的》的文章刷屏,资深媒体人们对这篇文章交口称赞。尤为令人赞叹的是,这篇文章并非出自专业的机构媒体,而是出自武汉大学的学生媒体“新视点”,主笔是刚满18岁的大一学生。

武大新视点是中国大学校园媒体中的翘楚,诞生过不少好报道,走出过许多成功的媒体人。此前,曾有朋友给新闻实验室留言,希望我能够邀请新视点的朋友谈谈自己的经验。因此,我邀请这篇地震纪念文的作者张颖钰分享她的采写过程和对校园媒体的思考。希望她的经历和思索能够激励更多的校园媒体人。

——方可成

????

作者:张颖钰

发完稿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整个人仍然处于恍惚之中,和去年结束高考时的状态有些相似。两个多月来的经历像是一场大梦,采访到深夜,担心选题做不好的焦虑,因为失眠而彻底乱掉的生物钟,听到和“地震”相关的字眼时出现的条件反射,以及改稿时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懊丧……我甚至有点不敢相信这就结束了。

艰难的选题过程

接下地震的选题,是在学期初的“新视点”选题会上。

周四开选题会是新视点的惯例,记者提出选题,大家再一起讨论是否有价值。我们衡量选题价值的标准是:关系到公共利益、具有新闻性和可操作性。

大一刚进入新视点参加培训时,前任主编学姐就告诉我们:眼光不要局限于校内新闻,不要因为校媒的身份限制住自己。新视点以深度报道为主,







































以治疗白癜风为主
西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0learn.net/bzls/2179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