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不等于“轻松”
原文刊载于南方周末
作者:富阳中学高三(1)班王欣钰
在紧张备考的间隙,围观社会各界对“衡水中学入驻浙江”展开的评判,批评者莫不是站在素质教育制高点上对“衡水模式”口诛笔伐,拥护者则多“以穷人的名义”为其辩护。身为一名即将参加第一届新高考的浙江高三考生,我却不禁想问,为什么在关于考改、教育模式等话题中,作为教育活动的真正主体的学生的声音,却少有被听到?汹涌的评论浪潮,裹挟着各种粗暴的标签和高大上的理念,既淹没了学生内心的声音,也忽视了对学习活动特点的最朴实的思考。
我想说,应试教育下严格的教学模式并不仅有“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稻草”这一沉重的功能,它本身也符合学习规律,对青少年的成长有颇多积极意义。我的一位好友,在上学期就已因竞赛被北京大学预录取,按理是可以“放松放松”了。但有一次她却和我说,周末懒散的生活让她特别有堕落的罪恶感。可见,即使是这样优秀的学生,也会苦于自控力不足,难以实现自己的期许。而学校有序而规律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拒绝诱惑、笃定心志、沉潜修学的最佳条件。我以为最有朝气的青春是在苦难的磨砺、在逐梦的坎坷中被激发的,绚丽、轻松而缺少约束的生活并不一定能孕育创造力,反而可能滋养惰性、腐蚀心智。
我生活在一所以严教苦学而胜出的高中,但我却并没有所谓“备受压迫”“扼杀天性”之感,相反,我有时很享受朗声背诵、安静做题的过程。摘下“应试教育”的有色眼镜,我们就会认识到,作业并不是冰冷沉重的任务,而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少的实践。只有通过一定量的做题训练,我们才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检验,才能发现问题进而探究,才能炼就熟练度等基本功,最终促成创造力的提升。
在将素质教育的理念注入应试体制的过程中,学校和老师不应在作息时间、作业量调查统计或是开发所谓的各种选修课上做表面文章,而应着眼于如何进行启发性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最重要的倒不是学什么,学多久,而是怎么学。
正如“应试教育”不意味着拒绝精神素养,“素质教育”也绝对不等于轻松学习。我们要警惕,对体制的抨击、对素质教育的吹捧成为家长自我安慰的毒鸡汤,成为一些贪图安逸者冠冕堂皇的幌子。如果说应试能力好歹还算得上一种能力,我不能想象,只追求“轻松氛围”的“教育”,究竟能培养出什么素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老古话早已打破了所有轻松学习的幻想。
我以为,素质教育的本质无关宽松与严格,而是关乎因材施教。让真正有特异禀赋的孩子去拓展自己的特长,而不是以为高校申请书加分为目的强迫孩子学钢琴学舞蹈。而对于真心愿意刻苦学习的(不论是出于对知识的强烈热情还是改变命运的追求),给他们提供一个有管理有引导的环境,这也是素质教育。
实际上,如“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一样,所谓“应试”和“素质”,都只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两类教育手段而已,它们本就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补充与促进的。不久前,连被誉作素质教育“天堂”的英国都开始引入整套上海高中数学教材与教学模式,我们又何必将“衡水模式”视为洪水猛兽,惶恐其破坏浙江素质教育生态呢?
王欣钰
4月30日下午,记者致电王欣钰父亲,提出想采访王欣钰同学,却从她父亲口中得知,王欣钰不在家而是在学校自习。王爸爸笑着说欣钰不怎么休息,假期中也经常到学校自主学习。
经年累月的刻苦努力也使得王欣钰在成绩上获得了回报。在富阳中学学习期间,基本上没有掉出年级前10名,多次取得第1名、第2名的好成绩。
目前王欣钰正在积极准备高考和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招生测试,她的志向是从事新闻或语言方向的工作。
短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平心而论,很难相信,这样一篇文笔老练、行文流畅、有理有据的文章是出自一位高中生之手。王欣钰写文章似乎已经脱离了“遣词造句”的范畴,而是借用文字直抒?胸臆,第一遍读就知道有一股“文气”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再读几遍,不由地被她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直抵问题本质的能力所折服。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两个概念随着衡水中学浙江平湖学校的成立,再次成为了社会议论的热点,但大部分人纠结于两者哪个轻松、哪个有用,也只是站在成年人的视角去考虑问题。王欣钰另辟蹊径,从教育的当事人角度,提出独到见解,让人眼前一亮。说理的过程也理节并存,特别是将“应试”与“素质”、“计划”与“市场”两对关系进行类比,使人顿感通透。
在这里,我们无意去评说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孰优孰劣,我们只想表达对王欣钰同学的不吝赞赏。出生于年的她,让我们看到了90后的深度,愿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勤奋的品格。毕竟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
来源:南方周末
编辑:吴大钟
可能你还感兴趣这些?富阳农村工作会议表彰中有你熟悉的身影吗??区纪委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8个点!富阳公共自行车二期开工,快看你家门口有吗??你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沉睡,我在富阳花迹桃夭里陶醉!?《人民的名义》在富阳取景,哪些地方可能入选?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