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您现在的位置: 南方周末_报纸历史 > 报纸历史 > 观察刘津瑜美国人文学科是怎样做学术评

观察刘津瑜美国人文学科是怎样做学术评

发布时间:2018-12-26 12:17:48   点击数:

文章导读

我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古典系读博士期间没有发表过任何文章,中文的或英文的都没有,能否毕业、获得博士资格和是否有文章发表没有关系。虽然博士毕业的要求因学校因专业而各有不同,但人文学科通常对博士生不做发表文章的硬性要求。导师是否鼓励学生发表文章也因人而异。

作者简介

刘津瑜,年入南京大学文科强化班,选读历史,年获得学士学位,年获得硕士学位。年至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和古典系学习,主攻罗马史。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德堡大学(DePauwUniversity)的古典系任教。

我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古典系读博士期间没有发表过任何文章,中文的或英文的都没有,能否毕业、获得博士资格和是否有文章发表没有关系。虽然博士毕业的要求因学校因专业而各有不同,但人文学科通常对博士生不做发表文章的硬性要求。导师是否鼓励学生发表文章也因人而异。

作为学者和教师,自己一直都处在评议同行和被同行评议之中。这个评议的链条对于个人成长以及学术界生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里主要以我个人从事的古典学为例,谈谈美国学术界的同行评议。

大部分是双向盲审

同行评议形式多样,我所参与的主要有为杂志或出版社审稿、为研究项目申请书审稿、评审遴选会议论文摘要。这些都需要审稿人或评议人提供正式的书面回应。

这类评审大部分是双向盲审,也就是说评审人和被评人互相都不知道对方的姓名及身份。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评审都一定是盲审,比如我评审的一部书稿,出版社就明确告知了作者的姓名。甚至国家级的项目申请书有时也会告知申请人的姓名和身份。无论盲审与否,审稿人应当尽量做到客观、不带偏见、就文论文,给出的意见只针对文稿的水准和质量而不针对作者本身。作者的身份、地位、成就都不能成为影响评判的因素。

同行学术评议的关键在于判断文章或专著对某一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学科本身有没有新的贡献。除了综述性质的文章之外,一篇仅仅重复前人言论而毫无推进的文章没有发表的价值。在评判一篇文章时,文章的整体和细节都必须仔细考量:参考文献有没有遗漏关键性的或重要的书目,如果有遗漏的话,那么作者对学术史的把握就不全面甚至存在较大的缺陷;文章的论据是否能支持论点,比如,如果论证说明早期罗马帝国的某一现象,但唯一的证据却是公元五世纪的一篇纸草文书,那么论证的说服力就会大打折扣。此外,因为古典学的学术作品必然涉及古典文献的译文,译文的精确程度也是考量的重要部分。

学术出版的外审

就学术书籍而言,外审由出版社邀请,数量不一,也不一定是奇数。比如,我曾参与的一个论文合集先是递交给了牛津大学出版社,它邀请了两位学者审稿。然而这两位审稿人的意见大相径庭,一位称该书方法落后,各章之间互相冲突;另一位则称赞书稿走在研究的前沿。当出现这种正反意见持平的情况下,决定权在出版社,它可以再请专家论证,也可以选择不冒险。牛津大学出版社选择否决我们呈交的书稿。但这不意味着这部书稿就一定要石沉大海,三位主编决定转投博睿(Brill)。博睿邀请的外审专家很快给出了非常正面的意见,最终这本书得以在博睿出版。

几年前我曾受邀为Wiley-Blackwell写一本有关罗马帝国社会文化史的专著,但是收到邀请并不代表不需要外审程序,我仍然需要递交论证书,列出全书的框架,包括各章节及其摘要,讨论现有的其他类似著作,并且论证为什么这部新著有出版的必要。出版社在收到计划书之后,邀请了六位专家进行评审。反馈回来的意见很正面,也非常细致而且专业,让人不得不感动。

外审会不会被黑箱?

出版社、期刊和学术基金都会鼓励评委提供建设性的批评意见。撰写出有分量、有说服力的学术意见耗时费力,但担任评审人一般是没有报酬的。我唯一收到过的报酬是出版社赠送的该出版社的几本书。然而很少有人会敷衍了事。

受邀担任评审人首先是对受邀人学术水准的认可,是一种荣誉,也可以让评审人提前看到学术动态。更重要的是,这是相当重要的学术服务,是维持学术良性循环的重要机制。大家都有责任维持良好的学术生态。这其中会不会出现评审不公的现象呢?

遭遇苛刻的评审是有可能的,但特别糟糕的文章因黑箱操作而发表的情况却是基本不可能发生。就我自己个人作为被评人和评审人的经历而言,没有觉得曾经遭受不公待遇,也不会草率地对待我所要评审的稿件。这并不是说我自己每次投稿或申请项目都一定成功,但即使是不成功的申请也有其意义。比如,年我曾申请过美国国家人文基金,这是一个竞争相当激烈的国家级项目基金,申请成功率很低。申请未成功并不在意料之外,然而收获还是相当大。有五位评委对我的申请书提供了书面反馈意见,这些意见一般并不直接发给申请者,申请者只知道结果。但是申请者可以向国家人文基金索要评委的评语。这些评语从方方面面剖析了我的研究计划、方法、意义的优点和弱点。在这些评语的基础上,我继续丰富和强化了研究计划。而计划书的修改版在其后几年的各种项目申请中都非常成功。

书评是同行评议的重要一环

同行评议并不止于项目的成功申请或书籍的出版。书评是同行评议的另一重要环节。许多学术期刊都有“书评”栏目部分。期刊先选定有资格撰写书评的学者并发出邀请,并不是所有受邀的学者都会接受邀请,因情况而异。也有学者会毛遂自荐为某部新书撰写书评,但期刊不一定总是接受。我自己写的几篇书评里,只有一篇《布林茅尔古典评论》的书评是我主动要求撰写的。

一本后来成为必读著作的著作,当年一般都会有不少书评。这些书评也不一定都是正面的。不同的书评在侧重点、总体意见方面大相径庭的情况并不鲜见。曾遭受尖锐批评的著作也未必就注定日后会成为被淘汰的作品。比如,古罗马大诗人维吉尔研究“悲观学派”的教父级学者MichaelPutnam教授的早期著作就曾被毫不留情地抨击过。

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第一部专著出版后等待书评的紧张感仍然记忆犹新。有书评是好的征兆,说明专著引起了学界







































治白癜风杭州哪家医院好
儿童白癜风的注意事项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0learn.net/bzls/2232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