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您现在的位置: 南方周末_报纸历史 > 报纸内容 > 牛背上厕所里行船中hellip

牛背上厕所里行船中hellip

发布时间:2022-6-30 12:18:46   点击数:

上古时期书很昂贵,汉代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也只有家底雄厚的人,才能潇洒地享用这项“新科技”。

书这么珍贵,当然要抓紧时间读。

把头发绑在房梁上、拿锥子刺大腿,是后世读书人心中的楷模了。墙上掏个洞,或者抓一把萤火虫来照亮,都彰显着先人在读书一事上的执着。

隋末枭雄李密,家境优渥,没有什么凿壁囊萤的烦恼,偏偏被越国公杨素撞见他一边骑牛一边读《汉书》。杨素问,你怎么这么勤奋?李密说,他准备去拜访老师,路途遥远,就读读书。

尽管有人怀疑牛角挂书只是野心家一次出圈的作秀,但毕竟,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

既想读万卷书,又放不下行万里路,怎么办?

聪明的读书人总能抓住在路上的一切机会,把碎片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

电影《面纱》剧照

唐代诗人贾岛驴背搞创作更高能。他跳出了“骑驴看唱本”的窠臼,骑驴行路时,想着“推”好还是“敲”好?结果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车队,倒是运气好,撞出个千古佳句。

北宋的欧阳修也是抓紧时间的典型,他把躺在床上以及上厕所的时间都用来写文章,连骑马在路上的时间也不放过。还自称:只有这些地方可以好好构思。

这大概是受了两名前辈的影响。对欧阳修有提携之恩的钱惟演,走哪儿都带着书,坐着读、躺着读,上厕所也读。同时代的名臣宋绶,在厕所里读得更使劲,声音又大又清脆,远近都能听到。

清代曾国藩,晚年在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的位置上来回调动,南京、保定两头跑,人在旅途,但手不释卷,坐轿子时就在轿中读书,乘船时就在摇晃的船上读书。

时移世易,随着书籍越来越成为结构化信息,随着新科技带来的各种电子设备,读书,更可以在路上。

古人乘车马船轿时可以读书,今天我们乘公交地铁通勤、坐高铁飞机出游时可以读书。

可能有人质疑,娱乐泛滥的年代,我们还需要读书吗?答案是肯定的。

就像有人要种麦子,有人偏种玫瑰一样。有的人,用读书对抗出路途中的无聊;也有的人,习惯于随时随地用读书来安放灵魂。

读书,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和灵魂,一同在路上。

身体和灵魂一起在路上的分割线

值此世界读书日,国家人文历史,邀请到三联中读、南方周末、环球人物,4家联合,特别推出——

四合一超级联合会员「媒体限定版」!限时售卖。

价格,得4张年卡,把4家精神食粮打包带回家。

+期杂志、+套音频好课、+部有声书、+篇深度报道……

4家年卡,分别购买一共需要花元,世界读书日特价,限时元!

识别下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0learn.net/bznr/15217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