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实习单位编辑之邀,写给后来实习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小伙伴:
首先,能进入南方周末实习,说明我们都很优秀并且幸运。我们或许不曾见面,但是因着在南周实习的缘分,有了一些一样的经历,甚至,有着同一个指导老师,也算是同出师门了,所以,就当我与你是在一个晴好的下午闲侃,以文会友。
其次,我的这封小信并不会介绍一些新闻和实习方面具体的操作。因为,在南周,有诸多新闻从业大牛,他们的经验分享着实会是一笔财富,而能吸收多少,全在于你自己的用心程度和对新闻的热爱程度。最重要的是,在我看来,实习就像是一次奇遇,若是把有什么全部告诉于你,就像是剧透一样可耻了,期间的酸爽就会减弱太多。
最后,我得泼盆冷水给你。很多课本灌输给你的东西都没多大用处,你也不能跟着记者亲赴新闻现场,有一个最大的事实就是:传统媒体真的不行了!你或许会在极美的期待后陷入极度的失望,也或许会成为带领新闻媒体找到突破口的一颗耀眼新星。因为,在这里,你会知道,一个人真的会生发出巨大的能量和巨大的影响力。
我是在大学毕业工作一年后,带着入职南周的勃勃野心进入实习的,如今,我已经返回家乡备考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考试,很多老记者叹息说我“生不逢时”,我也只能喟叹,“我把新闻当做信仰的时候,他让我饿着肚子;我把新闻当做一份普通职业的时候,我失去了信仰。”因为曾经对新闻热爱到了极致,情愿与新闻相伴,以新为夫,以闻为子,夫复何求。此时写下这些文字,倒有了诀别的意味。
年4月25日,在父母的强迫下考完省公务员考试后,我立即动身从甘肃南下,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甚至与父亲恶语相向,就那么坚定的在3小时后到了广州,想成全自己的“远方梦”。戏剧的是,四个月后,我自己报考了甘肃省的某事业单位,坐了36小时的火车回到了家乡。因为,在广州的四个月,我花光了在兰州工作一年来的所有积蓄,并且要靠父母打钱生活。是的,因为生存的残酷,我只能狼狈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