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章元佳
在物品中看到人脸这样的故事听起来都很耳熟,显现在烧焦的锅底或咬过的玉米饼上的耶稣头像经常占据国外媒体的版面。打开国外购物网站,好些沾染上水渍、锈迹、污痕的日常用品都被认为是耶稣显灵,被高价贩卖,售价从到美元不等。
为什么你总是能看到人的脸?
多伦多大学华裔教授李康说:“在日常物品中看到人脸是非常普遍的,人的眼睛倾向于从一幅不相干的图像中发现类似于‘人脸’的形状或其他我们熟悉的事物。”
这种经验在科学中被定义为“幻想性视错觉”(Pareidolia),它与大脑的“人脸识别”功能具有深远的关系。
为了弄清楚是什么让人们从毫无意义的图案中看到人脸,李康教授与其他科研人员一起进行了实验。
研究人员找来了实验参与者,为其提供了随机噪声图像,并且告诉他们,这些图像中有50%是人脸的图案(实际上一张也没有)。这些参与实验者的任务是,当看到带人脸的图案时按下一个按钮,而找不到人脸时则按另一个按钮。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则密切注意着他们的大脑活动状态。
“我们发现,当人们看到类似人脸的图片时,大脑额叶、额下回与梭状回面孔区一起被激活,这片区域发送信号到视觉皮层的面孔区域中,这与人脸图片唤起的活化效果一致—普通图片则没有这样的效果。”李康说,“尤其重要的是,右侧梭状回属于人脑的视觉系统,是大脑识别人脸的关键区域,而这一活化是如此迅速,几乎不可能来自意识辨析。”
上世纪60年代,发育心理学的先行者罗伯特·范兹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婴儿会对人脸或类似面孔的物体表现出明显的视觉偏好。随后的一系列研究逐渐发现,图案若存在“两眼在上,一嘴在下”的结构关系,以及“宽额头窄下巴”的倒三角轮廓,都能引起婴儿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第一名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