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您现在的位置: 南方周末_报纸历史 > 报纸品牌 > 中鼓经济研究经济日报理性看待当前粮食价格

中鼓经济研究经济日报理性看待当前粮食价格

发布时间:2021-3-13 16:03:45   点击数: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8.html

民以食为天,粮价稳人心稳。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阴霾之下,国际粮食市场风云变化,国内粮食价格受到影响,从期货市场蔓延至现货市场,“金玉米”“金豆粕”引发投资者纷纷进入粮食市场掘金,东北地区出现抢购玉米、大豆现象,这引发了社会的焦虑与不安。确保粮价稳定,对于稳定民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在粮食收储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价格涨涨跌跌是市场波动的正常现象。今年粮食价格上涨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经贸摩擦不断,以及蝗虫和草地贪夜蛾肆虐等因素引发了国际市场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推动国际粮价上涨,并传导至国内,影响了国内粮价走势。

其次,国内政策性玉米去库存周期基本结束,玉米供需趋于紧平衡,玉米涨价预期明显。

再次,国际国内流动性过剩,热钱炒作粮价,对粮价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此外,国内养殖业逐步恢复带动饲用玉米和大豆需求大幅增长。

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上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谷贱伤农。当前,粮价上涨是连续多年粮食价格下跌之后的恢复性上涨,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从而带动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米贵伤民。粮价上涨不仅会影响低收入困难群众的食物安全,而且会增加粮食加工企业、饲料企业、养殖企业等用粮企业的生产成本。令人担忧的是,粮价上涨有可能会影响带动猪肉、大蒜、生姜等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从“金玉米”“金豆粕”发展到“猪坚强”“蒜你狠”“姜你军”,从而拉动CPI上涨,增加通货膨胀管理难度。

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0learn.net/bzpp/14931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