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绿
编辑
汤汤
22级新传考研交流5群:
前言看到这个题目,想必点开文章你的肯定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学姐背诵的方法是怎样的,别心急,哈哈。学姐先简单说说我的考试情况,以及备考过程一些方法和心态上的变化。
学姐用差不多4个月的时间备考研究生并顺利上岸,新闻史论得到了的高分。由于时间很紧张内心也很慌张着急,刚开始备考的时候我很想走捷径,买了报考院校学姐整理好重点的笔记,打算直接背诵。但是毫无正确的方法,并且完全没有好好理解过新闻史的我,出现了记忆混乱,怎么都记不住的问题。好在我及时学习了正确科学的记忆方法,立刻调整优化,最后才能获得考试的顺利。只要采用了正确的高效方法,即使只有三四个月也是完全来得及的,我可以,相信你也一定可以!
文章中介绍的方法有一些是我自己总结的,有一些是借鉴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的方法,其中鞋哥之前写过的几篇中新史的方法对我非常有用,后面也会涉及到一些。有些方法不仅仅适用于新闻史,放到其他科目中也是适合的。当然学姐的方法不一定是完全正确,都适合每一个人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学校的考试风格、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取舍和优化哦~
一定要首先搞清楚目标院校考试特点,
不要盲目学习和背诵!
最近有些同学来找我咨询,一问到真题分析了吗,居然有好多同学学习了几个月,到现在连目标院校的真题都没有看过,对于新闻史,目标院校要考些什么内容,有什么考试特色和规律都不知道,一直在蒙着眼睛盲目学习,是不是特别扎心。
所以背诵开始的一个基本的准备工作就是搞清楚目标院校要考什么,怎么考,并不是每一份报纸、每一个报人、每一桩史事都要背的很详细,一定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真题来分析重点,重点去记忆考的概率大的,简要记忆那些考的概率不大的,绝对不会考的内容,甚至可以直接删掉完全不记的。一定要根据目标院校的真题要进行取舍,不要什么都背。
比如我今年带的院校小班,我就会首先跟大家做真题分析,新闻史的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别注重考察什么,分清楚高频、中频、低频考点,有重点,有主次去记忆,高频考点重点反复记忆,简要记忆低频考点,外新史那些完全不考的国家,甚至可以直接删除不看,节约时间和精力去背诵更重要的内容。学会取舍,学会正确分配时间和经历很重要!
采用复述记忆法3步法——
“梳理、复述、提取”,大大提升背诵效率
第一步:梳理
梳理就是就是把要背的内容整理出来,让它更清晰、更好背。一般梳理这个步骤结束,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记住一半啦~梳理又分成三个步骤——分块、串线和定点。下面学姐具体说说这三个步骤怎么做。
01分块拿我分块的黄远生给大家看看:
看到中国新闻史这些一大堆的内容就傻了,很崩溃是不是?那么怎么办呢?先不要上来就背,要先梳理分块,梳理是非常重要了,能让你对接下要记的东西有一个清晰的逻辑。
这里我们按同一属性,将姓名,曾用名,生卒年等归到“个人基本信息”板块,把在什么时间、任职/创办什么报刊、代表文章,代表著作,何时何地从事何种新闻活动(重要的、代表性的),归到“从业经历”板块。把他的工作领域和评价归到“业界地位”板块,新闻通讯特点一个板块,新闻思想再分一个板块,五个板块分出来就是这样的。
分完之后的表:
按照这样简单的分块以后,是不是觉得清晰了很多,也方便背诵了很多呢?五个大板块里面你还可以继续去分成更小的板块。
那么新闻史有没有比较万能的分块模板呢?当然有!
这里借鉴鞋哥的推文给大家,学姐当初整理新闻史的方法,就是从这篇文章借鉴过来的,一定要看。
中新史公开课
这篇文章里有中新史的所有考点和复习技巧,拿走不谢
报纸分块①商业报纸
②政论报纸
报人分块
事件分块历史贡献分块注意:并不是一个知识点分块都要分得这么细致,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知识点本身的情况和重要程度去决定分块的细致度。
比如知识点本身比较复杂的,可以分得细致一些,简单的可以粗略一些。高频知识点细致,低频知识点粗略。以上对你答某个题型来说不太重要的分块点,可以删除。总之要根据你们自己的考题特色自由调整。
02串线分块后怎么记这个框内的内容呢?这就需要打通背诵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知识组织起来。
那我们应该怎么把需要背的内容组织起来、串起来、联系起来呢?
结合历史背景,用历史时间轴串联
中国新闻史的历史线和中国的历史革命发展史是一致的,只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