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您现在的位置: 南方周末_报纸历史 > 报纸品牌 > 问题气体致盲案被遗忘的71双眼睛

问题气体致盲案被遗忘的71双眼睛

发布时间:2019-1-2 17:47:08   点击数:

▲年4月,原国医院对涉事患者进行会诊。(采访对象供图/图)

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患者向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申请公开详细报告和调查笔录。但在收到的材料中,涉及到产品标准、工艺、原料供应商的内容,统统都以“涉及商业机密”为由被人为隐去。

在一段新闻报道视频中,通大附院眼科副主任陈辉透露,涉事公司销售人员承认使用了工业气体。年9月5日,该公司重新申请眼用全氟丙烷气体的注册证,却声称原材料、生产工艺等均保持不变。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南方周末记者马肃平

责任编辑

何海宁

拧开瓶盖,仰起头,滴眼液迅速弥漫开来。29岁的刘森闭上眼睛,恨不得将所有药水瞬间吸收。左眼一瞬时的清凉湿润,于他是种奢侈。

年6月的一场视网膜手术,让他留下了不可逆转的视力损伤。和刘森一样,在注射了一种名为“眼用全氟丙烷”的气体后,北京、江苏南通两地的71位患者发生严重的视网膜毒性反应。从麻醉中醒来后,几乎所有人的视力开始变差,光感越来越弱,直至目前手术眼失明。

这起问题气体致盲案当时引发全国媒体聚焦。如此规模的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在国内已属罕见。

挨过了最初的打击,患者们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回归平淡。但炎症未消、眼睛疼痛、眼压偏高却困扰着每个人。研究繁复的技术资料,准备文件,反复交涉,四处奔走,漫长等待,寻找气体中的毒害成分成了一场心力交瘁的消耗。

事发三年后,一切似乎重回原点。年7月,这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再度开庭,北京第一中院裁定一审判决结果依据不足,本案相关基本事实还需进一步查明,发回海淀区法院重审。而在南通,患者在当地法院因缺乏关键证据裁定中止审理近两年后,选择撤诉待获得相关证据后再行政诉讼。

“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去推动真相浮出水面,真的是太难太难了。”患者叶波说,他们成了一群被外界遗忘的人。

1

“煮熟了的鱼眼睛”

“我总算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了。”8月的倒数第二个周末,湖北十堰35摄氏度,天气闷热。刘森走出驾驶室,接过工友递来的空调机,背起,汗如雨下。

29岁的刘森原本在南通做机电装配,自从左眼丧失光感后,工作就变成了一件愈发困难的事。出院后的三个月内,他先后换了四五份工作,但因为视力差,最后都没能坚持下来。

他现在在老家“卖力气”打零工。每天从早八点干到下午六点,忙到精疲力竭,挣元。岳母患有白内障,不能下地劳动,大女儿刚上学,他的收入仅够日常开销。

这三年,他辗转十堰的各个工地,“累透了,就不去想眼睛的事了”。

然而记忆像永不停歇的钟摆,往日的片段总在患者脑海里滴答作响。

23岁的韩孟(化名)是所有患者中年纪最小的。这位在苏州一所高校纺织与服装工程专业就读的唐山男孩夏天刚本科毕业,如果没有这场意外,也许他会在服装企业谋得一职。

年6月下旬注射完气体,韩孟当时就觉得难受。“一个大男孩,哇哇喊眼睛疼。”其父亲回忆,回家休养不到一周,北医三院的电话就追了过来。直到抽出气体,他才被告知,“注入眼中的气体有毒”。

全氟丙烷,一种惰性气体,广泛用于视网膜脱离等眼科手术。作为玻璃体切割后的眼内填充气体材料,它能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在国内,它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用于临床。

事发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检院)的检验结果是,涉事产品的“含量”和“皮内反应”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年7月,两个批次共计盒产品全部召回。随后,涉事企业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明公司)被罚款万元,并被要求在未查明原因前不得恢复眼用全氟丙烷气体生产。

韩孟所修专业对视力的依赖性和要求度极高。事发后,他和部分患者将北医三院及晶明公司告上法庭。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决书显示,“眼部实质性损害对韩孟今后的职业领域和职业发展构成根本性妨害,进而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方向。”

家人描述称,现在韩孟的右眼就像“煮熟了的鱼眼睛”。“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以后恋爱成家怎么办?”言谈间,父亲忽然哽咽。

这71例毒性反应集中发生在北医三院、医院(以下简称通大附院)。事发后,医院对部分患者采取了补救措施,清除残余问题气体,填充硅油。但影响仍在慢慢浮现,成了患者们再熟悉不过的日常。

医院眼科主任崔红平介绍,硅油一般3-6个月取出,也有少数患者存在眼球萎缩可能,需终身带油。但硅油长期不取存在乳化(即油脂变性)风险,导致高眼压。

民事诉讼还没了结,几乎没有医生愿意“趟浑水”。

年,南通患者崔碧医院眼科就诊。检查完眼睛,医生委婉地告诉他,“你最开始在哪看的,还是回去找那个医生吧。”

29医院检查,晶状体膨胀。医生打比方说如果任由病情发展,“眼球会像西瓜一样烂掉”,让她赶紧去上海手术,但不愿给出任何实质性的诊疗。

“如果开刀眼球保不住了,责任算谁的?”崔碧辉理解医生的想法。气体中的杂质成分确定之前,医生也觉得问题棘手。眼压高、有炎症,只能开几瓶滴眼液。

南方周末记者联系通大附院眼科副主任陈辉,询问后续治疗方案,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年,靠收废品为生的谢辉(化名)在北医三院因使用眼用全氟丙烷气体致盲。(视觉中国/图)

2

“无法确定杂质成分”

三年间,患者们并没有变成散沙。通过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0learn.net/bzpp/2238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