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您现在的位置: 南方周末_报纸历史 > 报纸群众 > 互联网金融让银行出新招

互联网金融让银行出新招

发布时间:2020-7-10 9:45:47   点击数:

  来源:都市快报 钟加勇

  某商业银行曾经在微博上很成功地营销过一个产品,就是超级网银中的资金归集。其实,很多银行都有类似的功能,但是只有这家银行很好地利用了一个引人讨论的情景案例:即“让所有已婚男士潸然泪下的功能,只需设置一个保底金额元,银行将每天查询丈夫的账户余额,当大于元把超出部分自动转至妻子账户”,瞬间把这个产品在互联网社区引爆。“悍妇”当道,老公怨声载道。   如今,这已经是过时的1.0版本。在我看来,2.0以上的版本是,悍妇已out,贤内助才是王道。贤内助,就是在管住老公钱包的同时,还让家庭钱包更鼓。这就是运用一些银行新近推出的电子账户,把宝宝类余额理财产品和信用卡结合起来,实现即便是计划还信用卡的现金也能实现余额宝的收益。近期不少银行都已经推出了这类功能。   这就是说,在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下,商业银行不仅要覆盖余额宝类产品,还要发挥优势进一步留住客户。与其被动,不如主动。代价就是亿活期存款利息。众所周知,目前商业银行16万亿的活期存款,正在受到来自跨界的各种余额理财宝宝类产品的竞争。不管你信或不信,银行都将面临坐失亿活期利息的风险,而且目前已经坐失亿,还将坐失亿,这是由市场竞争(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和利率市场化趋势所决定的,谁都无法阻止。银行要做的,只是是否采取类宝宝产品将活期存款留在行内而已。   更进一步说,在目前互联网金融趋势下,“支付、货币、存款、投资”已经一体化,边界模糊。过去传统金融理论认为,流动性和收益是矛盾的,当一种产品的流动性趋向无穷大的时候,收益率趋向于0。互联网金融颠覆了这一点,用“T+0”和移动技术使余额理财既能做投资品,也能做流动货币。这也是国内最早提出互联网金融概念的谢平最近一再强调的观点。   近两年,我们也一直在鼓吹利率市场化和大数据及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要学会过精细化的日子了。如今,这三股潮流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下行期,让商业银行靠规模扩张实现暴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大家看到,商业银行需要差异化、数据化、移动化、互联网化,需要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更好的风险管理能力。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快速发展和扩张规模很容易掩盖问题,但是在经济放缓和转型阶段,需要紧紧守住风险底线,做好精细化管理,否则,一批不良和坏账的出现,前面发展成果可能就瞬间化为乌有。   针对当下的风险解决方案的工具、方法和思路是什么?为此,需要各家商业银行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消化。对普通的投资者来说变得更加靠谱的银行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0learn.net/bzqz/147893.html

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