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中的海宁
—
出版
发行
近日,《〈申报〉中的海宁—》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海宁市档案馆(史志研究室)组织整理,由金晓董、虞坤林、蒋鑫梁、朱薇薇负责点校,全书共57.5万字。
《申报》从年4月30日创刊,到年5月27日停刊,办报长达77年,是中国近代刊行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80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情况,是极具保存价值的历史资料。而海宁与上海毗邻,有不少人物及组织在上海活动,在《申报》中留下了他们的踪影。
△《申报》戊午年八月七日
(年9月11日)及海宁观潮讯息
为充分利用这些历史资料,还原当时的海宁人、海宁事、海宁貌,早在年初海宁市档案馆(史志研究室)就组建了《〈申报〉中的海宁》整理组,对《申报》中所载海宁史料进行整理。历时2年,基本完成资料搜集工作,集得文字数百万,并于年初正式启动梳理点校工作。《〈申报〉中的海宁》计划分为五辑,按《申报》的刊印时间划分,第一辑为年4月30日至年12月31日,共49.3万字,于年11月由浙江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第二辑为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已于近日出版;其他三辑也将陆续逐年出版发行。
《〈申报〉中的海宁》不同于《〈申报〉中的嘉兴史料》,后者虽有海宁史料的收入,但与《申报》中所载海宁史料相差甚远,而前者收入的史料更完整,新搜集到的一些史料更正了历史的误传,对海宁历史发展研究有着极其珍贵的价值。
监制
郑红霞
审核
曾晓莲
编辑
闻捷美编
祁杨滢
来源
地方志编纂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