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您现在的位置: 南方周末_报纸历史 > 报纸群众 > 公大青思考那些上了作家富豪榜的畅销书

公大青思考那些上了作家富豪榜的畅销书

发布时间:2017-3-14 2:53:56   点击数:

唐家三少(左)是“网络作家富豪榜”三冠王。按实体书销量,主榜单冠军也应该是他。他觉得不公平,但还是如约参加了作家富豪榜颁奖盛典,创始人吴怀尧(中)说服他的理由是:促进网络文学社会地位。以玄幻小说著称的江南(右)在年“中国作家富豪榜”上名列第五。(吴怀尧供图)

  有很多回,刘同出席活动,别人介绍:“这是《谁的青春不迷茫》的作者。”闻者总是茫然又不得不礼貌地点头。但若要介绍:“他这两年的版税超过万。”那些茫然的瞳孔便会瞬间放出复杂的光芒:“牛X!”

  “我也问过吴怀尧,凭什么我才第四?我知道我不止的。”刘同坐在办公室的待客沙发上,略倾着身子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凌厉的短发和浅色毛衣将他映衬得干净、得体。形象,是他图书销量的一部分。   年,刘同曾因随笔《谁的青春不迷茫》大卖而攀至作家富豪榜第十四名,吴怀尧是这一系列榜单的创始人。年12月,“第九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单发布,刘同以万版税位居第四。在他前面的三位,是青年作家张嘉佳和两位“作家榜”的常客:童话大王郑渊洁、儿童作家杨红樱。此外,进入“作家榜”前十位的,还有年的“作家榜首富”、以“少年成长类”玄幻小说著名的江南,作家界的明星郭敬明、韩寒,以及另外三名儿童作家:沈石溪、伍美珍、曹文轩。   对榜单有疑问的不止是刘同。玄幻小说作家树下野狐在网上晒出税单,证明自己成了“富豪榜”的“漏网之鱼”。“作家榜”官微不得不出面道歉。   就连“网络作家富豪榜”三冠王唐家三少也觉得榜单对自己不公平:按实体书销量算,“中国作家富豪榜”主榜单的冠军也该是他。吴怀尧跟他解释:“上哪个榜,取决于作品先发表在哪个平台上。再说你网络作家的烙印已经这么深,换到主榜也不好。”   不悦和疑问最终都默默化解。年12月17日,作家富豪榜颁奖盛典在成都举行,刘同和唐家三少如约出席。唐家三少说自己“再一次被吴怀尧‘促进网络文学社会地位’的说辞说服”;刘同则最终觉得“有进步就好”,他愿意让别人知道他写书赚了钱,原因之一是“这个社会太功利”。   有很多回,刘同出席活动,别人介绍:“这是《谁的青春不迷茫》的作者。”闻者总是茫然又不得不礼貌地点头。但若要介绍:“他这两年的版税超过万。”那些茫然的瞳孔便会瞬间放出复杂的光芒:“牛×!”   “现在作家本人也很希望获得作家榜的认可,我们必须在调查数据时尽可能避免纰漏。”吴怀尧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年,吴怀尧第一次发布“中国作家富豪榜”,那时他想改变人们“君子固穷”的看法,却因为作家们的不配合,连调查都步履维艰。榜单公布,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报道,大半是质疑:“文学何必沾染铜臭?”“作家不拜作品却拜金?”   九年后的今天,人们对“富豪作家”多了几分宽容,上榜作家也不再因为赚钱多而不好意思。相反,他们或多或少,或主动或漫不经心地,开始用各种方式拥抱财富。   “作家挣钱多不是坏事吧?”年12月,郑渊洁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时说。他从第一届作家榜开始,就年年入榜。和郑渊洁一样,连续9年入榜的作家还包括:杨红樱、韩寒和郭敬明。   七八个ID,一个发小说,一个催更新,一个热情赞美……   一只保温杯在手里倒腾了半个多小时,刘同始终没喝一口。他语速很快,好似着急要把嘴里的话倒完。他嘴边总是带着不同程度的微笑,一身职业感的热络,那是多年影视圈经验赋予他的技能。   作家刘同更为人熟知的身份,其实是《职来职往》上的“职场达人”、多个娱乐节目的制片和主持人;最符合人们对“成功”想象的身份,则是光线影业的副总裁。   作为“职场达人”,刘同颇受观众喜欢。年他写了一本职场说话指南,取名《这么说你就被灭了》。这本书最后卖到20万册,这个数字让刘同觉得“极其可怕”。在那之前,他出过几本小说,卖得最好的《五十米深蓝》,销量也不过两万。   《五十米深蓝》是刘同大四时的作品。那时他向十几家出版社投稿,从长沙坐慢车到武汉去找编辑,却只听到四个字:“放那儿吧。”他愤而在天涯上注册了七八个ID。一个ID发小说,一个ID在下面催:“快点更新。”第三个ID难掩自己的激动之情,热情赞美……一个月后,在那篇长长的帖子下,还是只有刘同的七八个马甲,自己跟自己聊天。   所幸,当时正在挖掘青春作家的出版人路金波回复了他,用元人民币买断了《五十米深蓝》。几乎前后脚,路金波也签下了韩寒的《一座城池》和安妮宝贝的《莲花》,给出的首印价码是万。   年,卖了两本销量20万册的职场书后,刘同打算把自己十年来的日记结集出版。有些文章,刘同自己看了都觉得脸红:“为什么那时候那么装逼、那么二百五?引经据典、讨论死亡,当年那些人名我是从哪儿挖出来的我都不知道。”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自嘲:“但我还是坚持把它留着,因为20岁出头的人都那样,怕别人瞧不起。”   这本叫做《谁的青春不迷茫》的书,超乎刘同的想象,火了。对于捧着那些青涩文字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在书里遇见了自己,并觉得,“成功人士”刘同可能就是明天的自己——正如那本书上赫然印着的副标所提示他们的:《一个奋斗小青年的逆袭人生》。   刘同一边在微博上努力兜售作品,一边马不停蹄在各高校、高中巡回演讲、签售。最终,书卖出去了万册,出版界的朋友却好言相劝:“这只是一次歪打正着的市场营销,下本书未必卖得好。”   刘同也同意。抱着一种“趁上本书卖得好,不如竭尽全力再写一本,哪怕卖得不好,也能知道自己真实水平”的想法,他又写了《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这本书里刘同写了33个朋友的故事,对应他33岁的年纪。“竭尽全力”的标准是:每篇文章都要把自己写哭。用“血泪”换来的这本书,在年上半年出版,半年卖出去了万册。   几乎就在刘同哭着写33个故事的同一时间,张嘉佳开始了自己的“睡前故事”。   那时,凭着几本销量尚可的小说,在金马奖上获过最佳改编剧本提名的《刀见笑》,张嘉佳积攒了五十多万的微博粉丝,他们喜欢看张嘉佳在微博上发表一些贱兮兮、又似乎很有道理的感悟。也正是这五十多万人,成了“睡前故事”最初的传播者。   张嘉佳原本只是想写一批故事,然后从中挑出最满意的一个编成剧本。最后,他卖出去了五个剧本。那些故事里的人物语言极“贱”,情感却极执拗、极沉重。35个故事,不是来自自己,就是来自朋友,最终火到连张嘉佳自己都不相信:微博上超过5亿次阅读,一些故事被转发了万次。   年底,这些故事被结集成《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出版,张嘉佳在微博上说:“我出书了。喜欢我的读者就当请我吃了一盘青椒肉丝。”结果,到年底,他收获了四百多万份青椒肉丝——确切地说是:“正版卖了四百万,盗版卖了五六百万。”   有人调侃,这些青椒肉丝都是用心灵鸡汤换来的。他的粉丝更愿意使用“治愈”这个词:“嬉笑怒骂怎么能是鸡汤呢?”他们反驳。张嘉佳自己对“睡前故事”的释义,则是“给人一些正视自己、拥抱过去的勇气”。听起来,无论哪种定义,买书的人总是从这些故事中获取了稍许慰藉。   凭借万的版税,张嘉佳成为第二个首次入榜就直接名列榜首的作家。第一个,是年第一届作家榜的榜首余秋雨。

(消息来源:南方周末)









































甲氧补骨脂素 xywy
白癜风怎样治疗最快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0learn.net/bzqz/18224.html

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