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公司95后的小姑娘推荐了一部最近特别火的综艺《我和我的经纪人》。
光听这名字,其实挺无感的,但听说这是一场职场硬核节目,就抱着好奇去追了两期。
抛开明星不谈,大多数职场人对这节目的观后感,都是“仿佛在经纪人的身上看到了曾经或者当下的自己”。
但除此之外,我还想谈的一点,就是在节目中,被直接抛到公众面前的“明星人设”。
如果明星没有巨大流量,就只能通过人设维持公众形象,再借由此,去寻求与人设相对契合的品牌合作,获得利益。
人设问题的抛出,也暴露了壹心娱乐旗下艺人面临的种种困境。
朱亚文,人设不清。
一会“行走的荷尔蒙”,一会“听声音会怀孕”,一会走年轻小生,一会又在晒娃…
个人标签不固定,发展方向模糊,很容易走着走着就歪了。
张雨绮,人设清晰,但绷不住。
和前夫一段分分合合的狗血事件后,大女人、敢爱敢恨一不小心就成道德败坏。
而随着负面标签的出现,她面临的是“商务合作告急”。
整个人陷入了“被选择”的困境,毕竟没有品牌愿意和这样的“高危艺人”合作。
为解约纠结的乔欣,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标签。
杨天真评价她“存在感弱”,说得再直白点,就是她随时都会被取代。
作家加里·维纳查克说:个人品牌就是你的声誉,而你的声誉是你事业永恒的基础。
不论是明星还是职场中的普通人,个人标签,代表的就是你的形象和能力,是不能被忽视的存在。
01
职场生存法则:
主动给上司留下独特印象
前几天一封邮件把全公司都炸开锅了,入职不到半年的小纯升职了,岗位是客户经理,月薪1.5万。
四个月前,她还只是一个普通文案,月薪。
而这薪酬待遇、晋升空间以及同事对其态度的改变,全因她上司的一句“就她吧,她可以胜任”。
其实,小纯是个心机girl,她积极在上司面前和客户用英语流利地沟通,给上司留下一个“善交际,英语溜”的印象;
每次开会讨论创意,她都拿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创意案,给上司留下一个“敢想敢做的年轻人”的印象;
所以,上任经理一辞职,上司第一个想到能接任的人就是小纯,而不是有三四年经验却没给上司留下什么独特印象的力哥。
主要是因为小纯给他留下的标签化印象已经固化了,在上司眼里,小纯就是有冲劲有想法能说会道的女孩。
或许你会觉得这样不公平,不客观,但在职场,上司事务缠身,根本没时间观察我们的一举一动,他们只会根据每个人的某个表现去给这人贴标签,并由此去判断一个人行不行,好不好。
由此可见,职场上,一个人的标签是多么的重要。
02
用标签占领他人心智
抢占机会
既然别人对我们的认识有可能只停留在标签上,那我们为什么不主动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呢?
主动设计个人标签,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被动的等别人给我们贴上他们“自以为是”的标签,以此来占领别人的心智空间,产生更快速、有效的连接机会。
很多时候别人需要从自己的关系网中筛选某个方面的人时,能够第一时间想起你,靠的就是你在他的心智空间中所占的位置。
03
靠独特的标签
引起别人注意
有一个男孩,他3年没考上大学,做了5年冶炼工人,23岁才进入大学,无房无车,在北京这个人才密集的地方,他非常不起眼。
但他每做一件事都十分有意识地去给人家传递“他特立不独行,离经不叛道”的身份标签信息,因此他很快打响自己的个人品牌,在广告界还是娱乐界都十分吃得开。
他自创身份标签法,通过五方面:型、色、气、质、言来塑造自己的标签。
例如“型”,他的衣服都会别有一颗红星。
一来可以减少黑白衬衫的单调,二来容易引起别人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百姓放心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