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您现在的位置: 南方周末_报纸历史 > 报纸特点 > ldquo壹号行动rdquo

ldquo壹号行动rdquo

发布时间:2020-10-23 13:41:29   点击数:

  百行孝为先,万善孝为首。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传统里,“孝”一直备受推崇。它既是人人赞颂的美德,又是道德行为的准绳。

  当“常回家看看”变成法律条文,当外婆坚持寻找18年未归儿牵动社会   近日,由《羊城晚报》、金羊网和天地壹号联手发起的“壹号行动——孝顺·春节回家”活动正式启动。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陈实,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管委、羊城晚报社社委汪令来,岭南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资深传媒人饶原生,天地壹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生等11位知名企业家、媒体人、评论员齐聚“壹号行动”圆桌会,共同探讨现代人的“孝亲”困境。

  近日,天地壹号员工帮助七旬外婆寻找18年未归儿的爱心接力从企业内部蔓延到社会媒体,   说到孝顺,广东电台主持人靓亮认为,孝顺要从自己做起,每个月多回去见见父母,每天给父母打个电话,这对父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自古忠孝两难全。年轻人总以为需要自己事业有成才去见父母,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的就是孝心这座桥还在不在,让我们把孝心这座桥再修起来。”资深传媒人饶原生感叹。

  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提出,年青人回家过年和儿童到城市跟父母过年,将是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很特别的社会现象,怎么去破解,怎么去解读,怎么去演化,媒体人应该给予更多的   在“壹号行动”圆桌会上,“东莞好人”李皓平说起他的父母亲。每年除夕,李皓平都要在东莞大岭山消防中队里随时候命,已经8年没有在春节回家探望相依为命的父母亲。曾经笑言“男子汉不能太矫情”的李皓平,今天也流露出硬汉的柔情:“当时消防救援之后我躺在ICU病房,那时候想,孝顺对我来说其实很简单,只要我活着就能做到。”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资深网络媒体人谷正中深有体会,因为父亲离开的时候他没法陪伴身旁,无缘见上父亲最后一面。他认为,如果当时移动互联网足够发达,孝顺团圆的问题就能更好地解决。闺土创始人、前南方周末评论员李铁也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新型科技能让大家更好地解决家庭情感、乡土情怀与现实的冲突。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陈实道:“什么叫孝?孝本身是对父母的责任,起于父母,终于自身。对传统文化也好,对现代文明也好,对我们的生活也好,这是我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

  天地壹号的董事长陈生很赞同陈实的观点,他觉得:“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在经济实力上努力向世界主流靠近。但是我们的道德,包括孝文化,应该要重视,要重建,把传统文化里好的东西保存下来,并不会妨碍我们的现代化。我相信一代会胜过一代,一代会好过一代。”

  孝行,是一种情感的体现,是一种亲情的归属。春节团圆,共聚天伦,这是每位老人热切期盼的。

  一千个回不了家的理由,抵不过一个回家的念头。

  一千个回家的念头,抵不上一个回家的行动。

  今年春节,回家行孝,“壹号”在行动。

点击下方参加“壹号行动——孝顺,春节回家”活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0learn.net/bztd/14843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