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经常会听到身边的朋友、同事抱怨工作压力大,待遇不好,觉得工作十分辛苦的话。但如果要说世界上最辛苦的一份工作,那么这一份工作无疑是最为辛苦,也从不会有实质回报的——那就是妈妈。妈妈们全年无休地为家庭无私“工作”,24小时待命,没有薪水,却也从不求回报。
作为儿女,每当想起妈妈对自己的爱,相信大家都会为妈妈的伟大而动容。虽然每个人嘴上都一直说着对妈妈的爱,但你对妈妈这份工作的辛苦,又体会得到多少?正值临近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凤凰网联合蓝月亮做了一次关于“中秋节,怎么表达对妈妈的爱”的调查,但是调查结果却让我们有点忧伤。
调查数据显示,过半数网友说自己不打算回家,更有不少人表示自己已经多年没有回家陪父母过中秋。对于过节,有三成的网友觉得中秋节已经流于形式而失去了传统团圆的意味,觉得“感情淡了”;大家回家时送给父母的礼物也多是现金和月饼,仅有4%的人选择给妈妈送去能为她减轻家务负担的生活用品……
当回家变成了形式或者非必要的选择,对妈妈的爱也肯定打了折扣——她的爱是全天候的,而你却选择了忽略。你可能忙着加班,或者想趁假期出游,甚至只是因为路费太贵便放弃了回家……而妈妈却会为在外漂泊的你牵肠挂肚,整天担心你有没有吃饱穿暖,听到你不回家的决定,也只能替你寻找借口,默默安慰自己“其实孩子并不是不爱我”。
基于这样的社会现象,凤凰网联合蓝月亮拍摄了以《中国妈妈的一天》为主题的系列原生记实图文故事,记录了三位中国妈妈的日常。她们在各自的家庭,为儿女和伴侣无私地劳碌了大半生,也都有着或温馨或劳累的日常生活。年复一年的付出,让她们累弯了腰脊,粗糙了双手,也增添了脸上的皱纹。
她们的辛劳和无私不是个例,正正是中国所有母亲的缩影。我们特地拍摄了关于她们日常的图文故事,希望以此号召大家:拒绝对妈妈的忽略,请给妈妈多一点关爱。
《中国妈妈的一天·妈妈的寄托》
独立摄影师陈俊杰在城市的边缘租了房独自生活,一是为了工作方便,而是为了躲避妈妈唠叨不已的“紧箍咒”。俊杰怕妈妈过度劳累会加重腰上的旧患疼痛,不让她再操劳,她却坚持每周末都坐很久的公交,到俊杰租住的地方亲自为他洗衣做饭。每周一次的见面,是二十年如一日的洗衣、做饭,简单重复的工作,是妈妈对俊杰所有爱的寄托。
妈妈从俊杰小时候开始,就坚持为他手洗衣服,“只有妈妈才会为儿子把衣服的衣领、袖口、油渍洗得更仔细。”而她脑海中的俊杰,永远是那个穿着体面帅气,却又一直在她庇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