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您现在的位置: 南方周末_报纸历史 > 报纸特点 > 原创如何完成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

原创如何完成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

发布时间:2017-5-5 8:14:27   点击数:

南方传媒书院南粤学友会

南方传媒书院是新闻黄埔、记者摇篮,中国第一新闻书院。南方传媒书院南粤学友会,集新闻、传媒、自媒体于一体,聚广大新闻传媒学子于一家,传达准确又速度、齐全又创新的知识。如同南风般拂过大地,海水般源源不断地聚集更多的新闻学子。

原创

如何完成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

——以《南方周末》的特搞为例

作者:吴金薇

都说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是需要经过锤炼,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句诀窍就是“七分采访,三分写”。

由此可见采访是新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我们都知道在采访中我们所遇到的采访对象大部分都是陌生人,他们可能来自于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我们为了在访谈时能把控采访环节,做到和对方有话说,就需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地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一旦需要采访当事人,就应该对当事人所涉及事件发生的有关方面,做到心中有数,提问有的放矢。

二是做好消息的整理,由于有些事件发生突然,比如地震灾难发生时,作为一名记者就应该具备一些地震常识,如果不知道震级是什么,不知道裂度是什么,在报道中就会出笑话。

所以,对于这些我们无法及时掌握的事件,我们要学会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消息,并且在平时多加积累,这样才能深入了解事件内幕或人物遭遇,分析受众对事件的期待和诉求心理是什么。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开门见山,直接了当地对被采访者提出问题,这一点适用于采访一些领导干部以及专家学者等;

第二点则是可以运用迂回启发,这种办法适用于不肯谈、不善谈,而且见了记者就拘束的人从侧面绕点圈子,然后再把谈话引上正题。

但是仅仅只做到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既然说到“七分采访三分写”,那么完成一篇新闻报道自然要采访与写自然要相结合。

“在被采访对象的心目中,记者就是一个陌生人,要使这个陌生人开口说话,吐露心声,记者需要在看似平淡的寒暄或闲谈中,营造出宽松的采访环境,借此探求对方的性格、爱好和思想,巧妙的缩短与对方的距离,帮助记者消除对方的陌生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创造出一种轻松融洽的提问气氛。”

其中,以《南方周末》的特搞为例:

南方周末:你会开车?

白一彤:我14岁会开车,最喜欢法拉利跑车。我第一辆车是我爸用过的旧车,开得难受死了。

南方周末:我记得你提到过武则天?

白一彤:小时候对武则天没有好印象,高中的一位历史老师对她作出了客观的评价后,想法就改变了,现在挺喜欢她的。她亲自主持殿试,让人才选拔更公平。我现在遇到困难时会想:她遇到的困难肯定比我大多了。

南方周末:如果干满一届后村民还选你,你还会留在这里吗?

白一彤:会!只要村民选我,我就接着干。可能的话,以后让老公倒嫁过来。

《南方周末》特稿记者将她与白一彤的采访过程运用对话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向我们展现了白一彤优越的成长环境、敢想敢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形象。

这便是运用场景具有“画面的逼真性以及情景的延展性”的特点。

它主要用于表现人物在特定时间空间里的活动,构成一种戏剧性的场面。在新闻叙事中,场景主要表现为对话。即通过记录对话的形式,将被采访者的语言真实地运用对话的形式记录下来。

《南方周末》特稿记者与女大学生村官白一彤之间幽默风趣的谈话,正是得益于其采访前对白一彤人生经历的了解充分,以及在新闻叙事中充分的运用场景的特性,以记录对话的形式,反映了人物特点以及生活环境,同时提高的作品的权威性和真实性。

所以,作为一名记者我们要做到在采访前对采访者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要善于采访技巧,做到掌控采访环节,这样才能完成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

但是,切记无论是以哪种方式记录,在记录时都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真实的准确无误。

◆◆◆◆◆

总出品人/传媒指导老师:陈安庆

执行主编:汪思婷

责任编辑:卢文斌

出品单位:南方传媒书院南粤学友会

END-南风拂粤海

感谢阅读共同进步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看得好
皮肤病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0learn.net/bztd/1948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