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朝新在讲座开始前阅读新视点制作的宣传折页
年11月9号下午两点,在第十八个中国记者节过后,《南方周末》高级记者褚朝新来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带来一场以“时政新闻的操作思路及价值思考”为主题的讲座。
在掌声中,褚朝新戴着护腰走上台:“本来应该站着给你们讲,但是最近腰伤了……”他侧坐在椅子上,举起茶杯轻抿一口,回忆起与武大新视点的不解之缘——他在武大的第一次讲座便是几年前受新视点时任主编冯源同学邀请,此次前来武大讲座已是三上珞珈山。
褚朝新与他的茶杯
褚朝新以时政报道见长,话题也围绕时政新闻展开。以一个时政记者的身份,他回忆起自己与各路官员打交道、只身进入重要会议现场的经历,“背着双肩包不让进,以为你是送快递的……我就端着一杯茶进去,他们就以为我是官员。”褚朝新笑着端起面前的双层玻璃保温杯,“可是我只是爱喝茶。”
从公款吃喝、权力寻租到五名刑警的打黑之劫,从被判刑的前官员伪造病历“越狱”监外服刑到塌方式腐败的山西“补官”,从官场“桃花劫”到人大常委追车记,作为一名时政记者,褚朝新努力记录和展现中国官员中的特殊群体与个体,研究与众不同的官场现象和犯罪官员群体,再现官场真实的斗争,发掘过往敏感的历史真相。他还一再强调信息,信息公开与知情权保障的重要性。
在揭短的同时,褚朝新同样聚焦于中国官场的改革,如实、客观、宽容地记录基层官场的政策革新。他强调,对有积极意义的改革更宽容一些,“没有一个改革是找不出来问题的,如果纯粹找问题,那么中国就没有官员敢迈出往前走的那个第一步。”
讲座现场
“时机、利害与你知道多少是突破设防官员的三大要素。”只有明确何时才是说服采访对象接受采访的最佳时机、平衡与客观地代入个人利害关系的分析、足够了解采访对象与新闻事件,才能争取到尽可能真实、深入的回答。
除此之外,若想攻破采访对象,时政记者还需要一种“紧追不舍”的坚韧态度。在约访河南省原副省长秦玉海时,虽然褚朝新通过短信提出的第一次采访申请被婉拒,但他坚持以每天数条短信“骚扰”秦,最终说服了秦出面接受专访。
信息发布渠道多元化的当下,所谓的“独家新闻”越来越难,因此寻找全新的采访角度,根据不同的利益群体设置问题,对于时政记者来说同样至关重要。褚朝新曾到江苏小城进行自来水污染的调查,当绝大多数记者都从环保角度北京最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