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周末的运行时钟里,每一周的始末,是以星期四的出版日作为分隔线的。
每一个星期四,对于南周编辑部而言,意味着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了新闻的记录,这份凝结了劳动与思想的报纸,将如约而至天南地北的读者面前;同时,下一个追逐真与知的周期再次启动。
这个时钟,从年开始,至今已是37年。
而在南方周末的另一个坐标轴里,时间刚刚走过3年。
年8月23日,南方周末会员制全网上线,在那篇置顶的《致用户书》里,我们忐忑而小心翼翼地写下:“期待你们支持原创新闻,为优质内容付费”。
世界的模样在变,我们的记录方式也在变,我们从报纸走来,也不止于报纸。
在过去的多个日夜里,南周App经历了近80余次的迭代更新,产出了超过万字的原创内容,还有丰富的App独家音视频内容和知识课程。
这里的每一个字,都写给这个时代,写给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写给你。
3年是一个怎么样的刻度?足以让一个少年走出高中校园,迈入人生新篇章;足以让一片荒芜的土地,拔地而起一座高耸的楼阁。而对于南周App而言,3年,意味着我们朝着理想中的精神家园更近了一步。
这三年,我们更勤勉地在路上,抵达每一个新闻现场,记录这个剧变的时代。
今年3月,新疆棉花冲上热搜。HM公司发布声明不再采购新疆棉。鲜有人知的是,在这个消息出来之前,不少新疆棉企已经深陷困境半年。
而早在年冬天,南方周末记者便已实地走访新疆南北,深入采访棉花农场、轧花厂、棉种公司、服装厂等棉纺供应链企业,为大家揭秘了这一场围绕国际棉纺话语权的“暗战”。
今年7月,因登封化工厂突发洪水暴涨引发爆炸,南周编辑部开始了对此次河南洪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