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割稻子、谷桶打稻、耕牛犁田……绍兴人孩提时记忆中再熟悉不过的事情,对现在很多年轻人来说非常生疏。炎热的夏天正是插秧耕田的时节,近日,在柯桥,不少城市居民纷纷来到农村,挽起裤脚踩着泥泞的水田下田插秧,呼吸着含氧量丰富的空气,释放都市生活的压力,体验农耕生活,他们说的甘苦,这是最好的励志教育,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做事、做人的道理。孩子不识五谷,到田头了解作物6月中旬,在王坛镇上王村山地的一片水田里,一位老农正架着耕牛在犁田。蒙蒙细雨中,山上的一草一木绿得发亮,特别滋润。远远走来一群人,原来是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看老农耕田。“真是新奇,我是第一次看到水牛犁田,没想到水牛这么听话能干。”望着水田里耕田时溅起的泥浆,来自柯桥城区,今年13岁的寿天赐兴奋地对妈妈说。组织这次活动的柯桥一培训机构李老师告诉记者,这些孩子中大部分从来没有看到过耕田、插秧这种原始的农耕,不知道水稻是怎么种出来的,大米是怎么上餐桌的。孩子们来到田边后都很兴奋。“暑假里我们还要组织学生到山里体验农耕生活,让他们亲手摘玉米、茄子等果蔬,亲手种小白菜。现在很多城里的孩子五谷不分,很多农作物连名字也叫不出,通过接触大自然,亲身体验,孩子们可以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收获。”李老师说。对此,上王村的村干部们也很支持,他们积极联系农户,还专门成立了供孩子们实践的农耕基地,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体验机会。年轻干部下田插秧,体验农民的辛苦“要注意插秧深度和密度,两只手指同时接触地面。”“不要向下插,而是横着贴,保证秧苗浅插又不飘苗。”6月30日,在兰亭街道黄贤村的千亩省级粮食功能区里,在老农的指导下,19位年轻人头戴草帽,正弯着腰笨拙而细致地将一束束秧苗地插到水田里。虽然动作并不麻利,但看起来居然也有模有样。原来当天兰亭街道通过志愿报名的方式,组织了19人来到田里体验插秧,他们中有来自街道的工作人员,也有来自村里的年轻人。兰亭街道的胡文英还特地带了儿子前来一起下田插秧。3亩地,大家插了一上午才完工,一些人直呼直不起腰来。这些年轻人平时极少干农活,插秧只是停留在记忆中的一个模糊印象,并没有亲自参与过。“站在田埂上看别人插秧和自己下田动手插秧,真的完全不一样,水田湿滑,地里泥泞难走,天气闷热,水田里闷热的潮气阵阵涌来,还没怎么动就汗流浃背,我这次是真的体会到了农民种粮的辛苦。”年轻干部王昊铿深有感慨地说。在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兰亭街道就组织过街道年轻干部下田插秧。今年是第二次了。兰亭街道农办盛晓玮说:“通过让年轻干部参与和体验农事,深入了解基本农事和相关常识,体会农民的辛苦,可以更好地服务农民。”董事长带领员工种田培育企业文化6月中旬,连续阴雨。柯桥德隆布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和员工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到他们在皋埠镇承包的40亩水田里,冒雨插秧。从年开始,德隆布业的老板吴纯梅就开始带领公司员工下田插秧,秋天则组织员工自己收获。前几年是在平水源流岙承包土地,种植有90亩,每年能收3万斤稻谷,经过加工后收获大米1.8万斤,全部分给公司员工。6月18日早上7点,吴纯梅和10多位员工就出现在了水田里,经过连续几年的农耕劳动,公司一些员工插秧已经驾轻就熟,他们从早上7点一直要劳作到傍晚7点左右才收工,时间最长的一次一直劳作到晚上8点。在5年的种田过程中,吴纯梅坚持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信奉“自然农法”。所谓“自然农法”是指依循大自然法则的农业生产方式,以维护土壤生机的土壤培育为基础,绝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农药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以及任何有残害土壤的添加物。公司总经理蒋伟30多岁,看着老板带头下地干活,他插起秧来也十分卖力。下田之前他将裤腿高高挽起,黝黑的脸,满腿的泥,雨水混着汗水夹裹着身上的衣服。田里有蚂蟥,但蒋伟不在乎,他说干活的时候早已经忘了。公司里还有一些员工是90后,从小到大哪里干过这样的农活,其中一位女员工说,刚开始下田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新鲜感十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下午四五点的时候,身体确实很累了,腰酸背痛,真想躺在地上就不动了。越到后面几天越要坚持,凭借的是毅力了。如今每年下田种地已经成为了德隆布业企业文化的一部分,经过5年的种田历练,公司员工懂得了付出和坚持,懂得了珍惜和感恩。吴纯梅说:“种田能让人回归到原始质朴的生活状态,少一些杂念,在现代社会里,各种诱惑太多,少了单纯和质朴,在种田的过程中,能够多多少少找回一些,感受到要收获必须先付出。种田还能悟到做人的道理,比如一块田里种满了秧苗,杂草就无处生根,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心中有理想,树立目标,人生就不会迷茫。”
释放都市生活的压力体验农耕生活浙江日报
发布时间:2024/8/11 12:06:10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