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绵绵不绝,光耀于世,浩瀚的文化古籍和巧夺天工的文物珍品构成了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段段华采乐章。在这些众多的文物珍品中有不少国之重器、镇国之宝,它们或为某品类之最,或为某品类之王,或为绝品,或为孤品,或为稀世珍宝,或世所罕见……
1、后母戊鼎
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被誉为“青铜器之王”。
2、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3、毛公鼎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4、散氏盘
清乾隆初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散氏盘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并称为西周三大青铜器,与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并称为晚清四大国宝均以长篇铭文和精美的书法著称于世。
5、春秋越王勾践剑
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一号墓出土。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越王勾践剑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6、西周何尊
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7、曾侯乙编钟
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8、西周大克鼎
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今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大克鼎与大盂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毛公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并称为“海内青铜器三宝”。
9、大盂鼎
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年藏于上海博物馆,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大盂鼎铭文是史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史料,一向为史学家所重视。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10、西周虢季子白盘
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虢川司,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虢季子白盘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
11、青铜神树
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收藏于四川三星堆博物馆。
12、西周利簋
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为镇国青铜器。
13、曾侯乙尊盘
年在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尊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
14、铜奔马
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甘肃省博物馆,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15、明孝靖皇后凤冠
年出土于北京市昌平县定陵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孝靖皇后凤冠,红蓝宝石超过粒,珍珠多颗,总重克(四斤六两)。
16、“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
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该织锦。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通过“五星聚会”研究,科学家们推算出年9月9日将会出现罕见的五星聚会天文奇观。
17、红山文化女神像
红山文化女神像,年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出土,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现藏于辽宁省考古研究所。
18、刘胜金缕玉衣
年5月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收藏于河北博物院。这完整的金缕玉衣葬服,是闻名中外的首次重大发现,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堪称国宝。
19、战国水晶杯
年出土于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为起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堪为无与伦比的珍品。此杯现珍藏于杭州历史博物馆。
20、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年2月25日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金饰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象征了三千年前的飞天梦。
21、河南安阳妇好墓玉凤
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长13.6厘米,厚0.7厘米,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玉凤造型,也是妇好墓装饰品中最精美的一件。
22、西汉皇后之玺玉印
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狼家沟村。迄今为止,皇后之玺仍是我们发现的两汉时期等级最高、且唯一的一枚帝后玉玺,属于国家级文物。专家认为这方玉印的发现创造了两项全国之最:一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皇后印玺;二是玉玺的主人是年代最早的皇后。
23、大玉戈
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收藏于湖北博物馆。在商代玉器中十分罕见,在目前出土的玉戈中是大玉戈最长的,堪称“玉戈之王”。
24、玉琮王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良渚文化玉琮之首。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是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
25、颜真卿祭侄文稿
原本为行草墨迹,纵28.2厘米,横72.3厘米,25行,共字。这是颜真卿侄季明与其父杲卿于至德元年()间殉安史之乱后,颜真卿于乾元年()祭侄灵前,在极度悲愤中写下此稿。如苏东坡所说“书法无意乃佳”,被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与王羲之《兰亭序》媲美。
26、苏轼《寒食帖》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27、《平复帖》
《平复帖》书写于西晋,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见证了汉字流变。现藏故宫博物院。
28、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用三、四年时间才画成,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29、韩滉《五牛图》
韩滉《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五头不同形态的牛,韩滉以淳朴的画风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30、清明上河图
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这幅镇院之宝出自五代南唐名画家顾闳中之手,经过千年的辗转,如今竟能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堪称奇迹。
31、北宋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
北宋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为汝窑水仙盆存世唯一。据说汝瓷釉中含有玛瑙,其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所以能呈现出纯净的天青色。汝窑以温润的天青釉色被誉为青瓷之冠,风格独具。因传世极少,弥足珍贵,目前全世界典藏不足70件,台北故宫收藏有21件。
32、兽首玛瑙杯
年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兽首玛瑙杯从选材、设计到工艺,都可称为唐代玉雕艺术的精品,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
33、真珠舍利宝幢
年4月12日,三名苏州小学生在瑞光塔中玩耍无意间摸到一块松动的塔心砖,打开发现一个洞穴。一座尘封千年的宝库就此打开了。整座宝幢造型优美、工艺之精巧举世罕见,代表了整个北宋时期苏州工艺的集锦。
34、西汉直裾素纱襌衣
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直裾素纱襌衣是存世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在中国古代丝织史、服饰史和科技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35、青花釉里红瓷仓
年江西省景德镇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青花釉里红瓷器,甚为罕见,作为楼阁式瓷仓,并且有明确纪年,迄今仅为孤例。
36、三彩骆驼载乐俑
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是唯一一件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的唐三彩。
37、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该壶构思巧妙,工艺精细,古今未见类同者,堪称国宝。
38、秦石鼓文
发现于唐初,共十枚,高约二尺,径约三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也是古今书法家最为敬重的“圆笔书”圣典。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石鼓馆。
39、新石器时代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新石器时代前期的葬具。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在年被列入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珍贵文物之首。
《文化参考报·艺术周刊》征订啦!
全年订价:元联系人:李以武联系—
《文化参考报·艺术周刊》是由广东省文联主管、岭南美术出版社主办的华南地区权威艺术类报纸媒体,从4年创刊以来,《艺术周刊》推出了0余位书画名家,是宣传艺术家及艺术活动的最佳选择。现开始面向全国征订年报纸,希望您能成为《艺术周刊》的订阅户,也希望《艺术周刊》能给您带来美好的阅读享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