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您现在的位置: 南方周末_报纸历史 > 报纸历史 > 用了4年,终于发现了这款国产报表工具的魅

用了4年,终于发现了这款国产报表工具的魅

发布时间:2022-12-6 16:04:07   点击数:

第一次接触FineReport应该是在年,当时刚从美团出来进了现在的国企IT部门。一晃用了快4年了。4年前,我觉得FineReport是一款万能的企业级系统,4年后,我的这个想法依旧没有改变。先别开喷,看完我为什么这么想再说。

这4年里我几乎每天都在用这个工具,也跟同行推荐过很多次。也是因为推荐了太多次,又恰逢软件国产化趋势,来找我咨询工具的朋友有点多,我一时回复不过来。所以想着有必要总结一下我这4年的使用经验,为正在使用和想要使用FineReport的朋友们解解惑。

首先:我以下说的,全都是个人体验,不一定正确。

一、什么情况下用FineReport?

FineReport帮助文档里面大大小小罗列了几十个功能,但归根结底,还是数据收集处理和数据展示。在以下几种情形下,建议优先甚至只能使用FineReport:

先说数据收集处理,第一种情况是有数据,第二种是没数据。

1、业务系统多,数据大多是多源异构,又按不同存储形式存在不同数据库中,数据不互通,质量极低。直接用这些低质量数据,不说展示的时候10分钟都加载不完,做表的时候速度也很慢。

FineReport能够关联多个数据源,从不同的数据库、数据表里面取数。比如下面这张中国式复杂报表,数据来自不同数据表,最后展示在一张表中。

这样取数的逻辑是没问题的,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发现大量数据错误、重复、不合理等问题,这也是我用FineReport一直想吐槽的地方,一直到去年发布的FineReport11.0,才增加了具有「ETL作业」功能的FineDataLink。

具体能够实现的功能,看下面这张图你们就应该清晰了。不同数据库和系统中的数据统一进入FDL进行处理,之后存储在数据仓库中。如果原始数据库数据更新,那这些增加的数据也会实时进行处理。用上ETL之后,数据质量会有显著提升,与之而来的处理速度也会明显加快。

2、很多企业特别是国企,数据治理和数据操作水平仍旧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不说数据质量低的问题,有的甚至停留在纸质版本时代。把数据按照固定格式收集起来是利用数据的前提。

在这里,FineReport承担起了收集数据的工作,把纸质版数据、Excel里面的数据全都搬到了线上,一来解决了没有数据的问题,二来也从源头规范了数据。

有个印象很深的例子,系统本身很不起眼,但其他子公司老大来参观之后直接联系了帆软的销售。在制造业干过的应该都知道,仓库管理是最难的,特别是库存积压的时候,货物很多时候都是哪里有了空位置就放哪里,记录也全靠库存管理员填写纸质单据。一旦管理员请假,那根本找不到货在哪里,别说规范填写出货单了。

后来我们用帆软开发了个库存管理系统,通过扫描货物外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0learn.net/bzls/15241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